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中国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进展与展望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一直是国际上食品安全研究的热点。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是全球性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情况更为严峻,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加强风险分析体系能力建设。从2010年以来,国家食品安全调查数据提示致病微生物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数一直高于化学性危害和有毒动植物造成的危害。因此加强我国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以减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国家层面上势在必行。
  • 顶空单滴液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食品中挥发性的有机硒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16-11-30

    建立了顶空单滴液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食品中挥发性有机硒的新方法。对影响顶空单滴液相微萃取萃取效率如萃取溶剂、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搅拌速度及离子强度等进行了详细考察和优化。最佳的萃取条件:以正辛醇为萃取溶剂,样品在室温25℃,1000 rpm的搅拌速度下,萃取5 min。该方法对二甲基硒和二甲基二硒的检出限分别为0.26和0.22μg/kg,富集倍数为270和262倍;各物质的线性范
  • 中国食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来源:经营管理者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现在所关心的已不再是数量和价格,而是新鲜与安全,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冷链物流。本文主要探讨餐饮业冷链物流现状,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食品冷链是指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直到转入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 池州市2014~2015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调查结果分析

    来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了解池州市食品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食品采样和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4~2015年池州市检测7类共215份食品样品,29份样品检出致病菌,总检出率13.49%。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19.5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6.1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4.32%、沙门氏菌检出率1.40%、副溶血弧菌未检出。7类食品中外卖配送餐致病
  • 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稳步提升,正是由于这样,导致人们对于食品的选择性也越来越丰富,为了更好地保证人们能够吃到新鲜或者新颖的食材,许多人选择生食品,或者有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取利益而没有进行严格的食品检疫,导致食品中出现微生物或者其他致病物质,从而导致病从口入。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帮助更多的食品检疫部门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从而提
  • 质量控制图判断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铅时石墨管使用有效期的方法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石墨管性能变化对质控样南瓜粉中铅含量测定的影响,同时对铅标准溶液和样品消解液有效存放期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质量控制图法测定不同使用次数的石墨管下及不同存放时间的铅标准溶液下质控样中铅的含量。结果在石墨管使用次数约1800次时,质控样绿茶(GBW10052(GSB-30))中的铅含量为1.38 mg/kg,达到质控图的警戒下限。1000 mg/L铅标准储备液在室温或4℃密
  • 基于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的食品药品监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

    来源: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梳理目前食品药品风险预警工作的现状与不足,探索以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FMECA)风险评价工具为核心构建风险信息交流与评估系统。该系统涵盖风险信息采集、风险交流、信息处理、反馈预警等基本功能,使风险信息得以高效传递、标准化处理和科学评价。
  • 食品中合成色素快速检测方法初探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色素是食品生产加工中常见的添加剂,但不少商家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将非食用色素添加到食品生产加工中,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传统的食品合成色素检测方法耗时较长,程序繁琐,不适合现场快速检测。因此,简要探讨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快速检测方法,以供参考。
  • 基于OBE工程教育模式的课程整合与归并探讨——以成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16-11-30

    为了适应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于OBE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要求,以成都大学为例,介绍了该专业传统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整合和归并课程目录及原因。在传统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了科研小助手、职业道德等课程,以期在缩短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距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有机硒和无机硒

    来源:食品科技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建立食品中有机硒含量和无机硒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50%盐酸提取食品中无机硒成分,通过硝酸-高氯酸混合酸体系进行消解,测定无机硒含量。有机硒含量通过总硒与无机硒含量差减法获得。结果:硒的检出限是0.0028 mg/kg,线性范围是(0~10)ng/m L。经回收实验与实际样品检测,总硒加标回收率为83.82%~101.4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5%~3.79%;无机硒加标回收率为
首页  上一页  ...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