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基层县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新形势下体制的改革,食品药品监督职能进行了整合,相应的药品检测机构扩展了食品检测职能,成立了承担食品、药品、化妆品等新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本文主要从管理模式、人员、环境和设施等方面探讨现阶段基层县市级新成立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为基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发展提供参考。
-
减少食品中亚硝酸盐危害的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本文阐述了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危害和来源。亚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为蔬菜生长过程中和腌制过程中积累的亚硝酸盐,其次是亚硝酸盐作为着色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添加的腌腊肉制品。摄入0.3~0.5 g亚硝酸盐就可引起中毒,摄入3 g甚至会致死。减少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主要靠控制腌制时间和腌制过程中盐的浓度以及烹饪后尽快食用来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量。而减少腌腊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则主要从2个方面入手,一是直接减少亚硝酸盐
-
食品及调味品中罂粟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来源:中国调味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针对食品及调味品非法添加罂粟成分的检测需求,针对罂粟小檗碱桥酶基因设计了TaqMan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建立了食品及调味品样品前处理和DNA提取方法,建立了食品及调味品中罂粟成分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1%,灵敏度为10pg。与普通PCR法和SYBR Green等荧光染料法相比,TaqMan探针法具有更好的特异性,检出限更低,结果判读直观无污染。方法的建立可作为食品及
-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检测新方法研究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16-11-30
作为一类高效、被广泛应用的的杀虫剂、除草剂,有机磷农药被广泛地用于各项农业生产中。但是大部分的有机磷农药是有剧毒的,它们通过人的皮肤、呼吸道或者胃肠道等途径都可以被人体所吸收,从而使人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降低。因此,测定食品中的有机磷残留量是非常重要的。
-
胶体在食品中的功能和应用
来源:粮食与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16-11-30
胶体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其重要性与日俱增,很多食品感官品质和质量的提高都与胶体在其中的有效应用密切相关,因此胶体对食品工业技术的提高和快速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胶体的种类和重要功能特性,并综述了胶体在食品中的研究进展。
-
核酸适配体技术在食品中霉菌毒素检测的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科学 发布日期:2016-11-30
近年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也逐渐重视起来。核酸适配体是利用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体外筛选得到的单链DNA或RNA片段,能特异性地结合目标分子。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中蛋白质、霉菌毒素等方面的检测。本文主要综述了核酸适配体技术检测食品中霉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
食品安全与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法制和人文观照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被提上日程,而消费者权益的法制保障是衡量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尺。在食品与药品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因其与民生的密切关系,消费者权益的法制保障更为引人关注。获得安全和价格适中的食品和药品是每一个公民的生存权利,然而现实中的食品侵权层出不穷,为全面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需要大力倡导道德与社会的良性回归,建立完善有效的消费者权益法制保障体制,推动我国
-
一种检测食品中安赛蜜含量的技术研究
来源:新余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详细阐述了一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法检测食品中安赛蜜含量的方法。与现有的HPLC检测法相比,该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数倍,检出限更低,更加快速有效。
-
2014年陕西省市售食品中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对陕西省6类食品中铅、镉、汞、砷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污染状况做出综合评价,从而为陕西省开展食品安全评估和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陕西省境内10个地市的大型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超市,采集粮食562份、蔬菜340份、水果174份、肉类228份、蛋类144份和奶类108份,6类食品共1 556份。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Pb)、镉(Cd)的含量,应用GB/
-
2013-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市售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调查
来源:实用预防医学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了解万州区部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的污染状况,为万州区食品安全提供数据。方法2013-2014年间,在万州区共采集牛奶、奶粉、袋泡茶、黄豆、花椒、辣椒、坚果及其籽类、食用油、花生、大米、玉米粉(碴)等食品688份,样品首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初筛,阳性样品全部采用免疫亲和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在采集11种食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总检出率为24.6%,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