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食品中甜蜜素检测方法改进初探
来源:科技展望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通过研究,进一步改进现有的食品甜蜜素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现行食品甜蜜素检测国标方法应用,用毛细管柱替代不锈钢填充柱,对升温条件进行优化,改进标准曲线制作方法。结果:改进后的检测方法应用以后,甜蜜素的峰形更加的尖锐,而且色谱峰、溶剂峰以及杂质峰分离效果更好。结论:改进后的甜蜜素检测方法标准曲线线性更好,检测方法更加的准确、精度更高。
-
中药材及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检测及抑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毒化合物,具有潜在致癌、遗传、神经、生殖和发育毒性。据文献报道,长期接触丙烯酰胺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中药材及食品中富含氨基酸和还原糖等物质,为丙烯酰胺的生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中药材及食品的加工过程,为丙烯酰胺的生成奠定了条件基础。所以丙烯酰胺在中药材及食品中普遍存在。研究丙烯酰胺的毒性、检测、形成和抑制(消除)方法,对优化中药材及食品加工工艺、提高中药材及食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水平具有
-
我国出口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浅析
来源:检验检疫学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为满足我国出口食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要求,检验检疫系统应探索建立与国家深化改革要求相一致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本文研究了新形势下我国食品出口监管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创新监管机制的对策建议。
-
浅谈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劣质食品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和威胁食品安全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如何构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希望能够为食品安全
-
第三方认证下的食品信任品市场均衡形态分析
来源:工业工程 发布日期:2016-11-30
在将市场中消费者类型分为"敏感"和"迟钝"的基础上,构建了食品信任品市场中先由高质量企业制定第三方认证标签决策,然后低质量企业通过是否伪装第三方认证和传递价格信号向消费者披露产品质量信息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讨论了在仅有"敏感"消费者,仅有"迟钝"消费者,以及"敏感"和"迟钝"消费者并存的3种不同市场结构中,实现市场均衡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高质量生产企业是否采用第三方认证标签,在满足一定条件
-
Nitric Oxide Donor食品保健品作用机理综述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维持所有正常身体机能的重要信号分子,提高血管内皮细胞NO水平有助加速血液循环,并有助于将氧气和血液中的养分供给到身体四肢的中末端毛细血管,滋养骨骼肌。NO合成机理是通过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促进精氨酸(L-Arg)转化为NO,以及肠-唾液腺的硝酸盐-亚硝酸盐-NO途径产生NO。而通过血管内皮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
-
八角茴香提取物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调味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八角茴香提取物及精油因具有较强的抑菌及抗氧化活性,其作为天然添加剂在食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文章针对八角茴香提取物及精油在肉制品工业及果蔬保鲜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阐明其在食品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另外,根据植物源添加剂的功效特点,对农用精油杀菌剂及保鲜剂研究提出了一点建议。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具有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速、高效扩增等优点的等温核酸扩增方法,可在数十分钟内完成,通过使用链替换核酸聚合酶。基于此,就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食品的转基因成分检测方面做一综述。
-
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仿真与优化
来源:物流技术 发布日期:2016-11-30
以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为例,分析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利用Flexsim软件对整个作业流程进行仿真试验,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针对资源配置利用不合理的作业环节进行优化改进。结果表明,理货分拣作业是制约此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整体作业效率提高的瓶颈,冷链物流的平均库存周期短,设备与搬运工具之间的作业效率能相互制约,资源设备的整体利用率能得到优化。相关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为此类型配送中心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
食品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16-11-30
香豆素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长期服用或接触将会引起过敏、肠胃不适等不良反应,危害人类健康,因此检测香豆素类化合物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阐述了香豆素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就近些年来国内外食品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比较了不同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食品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监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