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黔东南州农村中小学生食品安全认知行为现状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了解农村中小学生食品安全认知行为现状及教育途径,为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黔东南州部分农村中小学共2 28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食品安全认知与行为现状及教育途径。结果 49.0%的农村中小学生知道"QS"标志,35.0%的学生认为吃了没有煮(炒)熟的四季豆不会中毒;44.2%的学生根据"QS"标志购买食品,51.8%的学生不在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食物
  • 广西部分食品中铝含量监测及人群膳食暴露评估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了解广西部分食品中铝的污染状况,评估居民膳食中铝暴露的风险。方法对2009—2013年广西检测的部分食品中铝含量进行分析,结合2002年广西居民膳食营养调查中的食物消费量数据,计算广西居民膳食中铝暴露量。结果 2009—2013年共检测食品样品10类5 679份,铝含量的平均值为132.17 mg/kg,检出率为73.01%(4 146/5 679),超标率为29.51%(1 676/5 67
  • 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安赛蜜含量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安赛蜜的含量。方法样品采用纯水超声浸提,提取液经C_(18)固相萃取小柱除杂后,用戴安AS-19(250 mm×4 mm,7.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20 mmol/LKOH作为淋洗液进行电导检测,以外标法定量。结果安赛蜜在1.0~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2;方法回收率为95.0%~98.8%,对阳性样品进行6次重复测定,计算结果的相
  • 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认证及特征鉴定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和食品质量,食品产地来源鉴别和质量鉴定十分重要。代谢组学以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为检测平台,研究细胞及体系中小分子代谢物,能够更好地反映环境对食品组成成分的影响。本研究概述了代谢组学在非天然食材的鉴定和欺诈行为认证上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代谢组学研究的一般流程,着重阐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鉴定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茶和咖啡的检测、牛奶和乳制品、肉、鱼和海鲜的检测、蔬菜和水果的检测,结果
  • 国内外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对比分析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微生物安全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在世界各国都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微生物检测标准中的不同之处,旨在为我国食品安全微生物标准制定和完善提供技术依据。
  • 圣经中的食品伦理研究

    来源:文学教育(下) 发布日期:2016-11-30

    《圣经》中对对食物的描述种类繁多,既有对食物是否洁净的区分标尺,也有对食物本质的描述,也包括了饮食礼仪的阐述。本论文从伦理学的角度剖析《圣经》中有关食物的表述,通过揭示食品的本质、食品的人际伦理意义及食品的社会伦理意义所渗透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 PCR技术在国内农产品及食品检测标准中的应用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PCR技术在农产品及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标准化程度也日益增加。本文综述了PCR技术在农产品食品致病菌检测、转基因成分检测、过敏源成分检测、病毒毒素检测等方面的贡献,旨在为PCR技术在多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 食品中甲醛残留量高通量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发布日期:2016-11-30

    建立食品中甲醛残留量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样品中的甲醛在酸性条件下与2,4-二硝基苯肼发生加成反应,经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乙腈∶水(6∶4,体积比),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355 nm。该方法在0.05μg/m L~5.0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检出限为0.5 mg/kg,加标回收率为80.2%~107.7%。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
  • 全自动消解、蒸馏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来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建立用全自动凯氏消化炉、全自动凯式定氮蒸馏仪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DK-8凯氏消化炉消化,消化液经UDK159全自动凯氏定氮蒸馏仪自动蒸馏的同时,通过颜色判断,自动滴定系统自动滴定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蒸馏完毕滴定同时完毕,并自动计算结果,从蒸馏到滴定完成时间仅需5 min~10 min。结果该方法测定多种样品相对标准偏差(RSD)均99%。结论该方法较经典凯氏定氮法样品消化前处
  • 食品中铝的测定及食源铝污染的初步研究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铝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微量元素,在食品工业及医药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食品中铝含量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基于此,在对食源铝污染现状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常用的食品中铝的测定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控制食源铝污染的措施。
首页  上一页  ...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