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强化农产品源头的标准化

    来源:第十五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 发布日期:2018-10-22

    农业标准化工作是推动农业生产产业化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和措施。只有实施农业生产源头的标准化,才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 食品中丙烯酰胺研究进展

    来源:华南预防医学 发布日期:2018-10-20

    丙烯酰胺(acrylamide)是一种塑胶单体化合物,为无味白色结晶,易溶于水、甲醇等极性溶剂,工业上主要作为生产聚丙烯酰胺和同聚体的中间体,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纺织制造、土壤改良、化妆品及实验凝胶的制备等方面。早有研究表明,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并可能对人类致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1994年将其定为二类致癌物[1]。2000年瑞典学者报道食品在高温加热过程中可产生
  •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10种合成色素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18-10-20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10种人工合成色素的分析方法。样品经Oasis WAX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和净化,然后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采用反相Waters ACQUITY UPLC CSH C18柱(2.1 mm×100 mm, 1.7μm)分离,以甲醇-乙酸铵水溶液(0.010 mol/L)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范围190~800 nm,在可变波
  • 转型背景下高校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18-10-20

    为探讨高等院校食品专业在转型发展期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举措,结合普通高校食品专业实际情况,从课程重组、学时调整、课程群建设、考核方式转变、实习基地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技能等方面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这些教学改革措施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
  • 2014—2015年渭南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华南预防医学 发布日期:2018-10-20

    目的了解渭南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中的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4—2015年《陕西省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对渭南市16类食品进行10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2014—2015年共检测426份样品,检出食源性致病菌87株,总检出率为20.42%,其中霍乱弧菌检出率最高为20.59%(7/34),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5.00%(3
  • 食品能力验证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和分型

    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发布日期:2018-10-20

    为了提高微生物实验室沙门氏菌的检验能力,提升实验室检验水平。通过对比全自动荧光酶联免疫检测仪(miniVIDAS)和BAX~ System Q7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进行快速筛选,并辅以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RiboPrinter)进行菌种鉴定的方法,与国标方法 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进行沙门氏菌生化和血清检验。试验通过miniVID
  • 2017年海西州192份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青海医药杂志 发布日期:2018-10-20

    目的:开展海西州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收集2017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了解海西州地区食品中致病菌的污染水平和趋势,掌握和分析海西州食品安全状况,为监管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17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4789-2010)中各项目的检验方法。结果:共检测6类192份食品检样,检出致病菌的食品类
  • 食品中多酚类化合物种类、提取方法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发布日期:2018-10-19

    食品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种类丰富,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和重要的功能因子。对食品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进行有效地提取和检测,有助于更全面地研究食品中多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能够更好地解析食品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因此,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中对食品中多酚类化合物的种类结构、提取工艺和检测手段进行综述,旨在为食品中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提供指导,为含多酚类化合物的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新思路。
  •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食品样本中痕量四环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发布日期:2018-10-15

    目的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molecularly imprinted solid phase extraction,MISPE)技术与液相色谱-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联用,检测蜂蜜和牛奶样本中痕量四环素(tetracyclines,TCs)和喹诺酮(quinolon
  • 数字PCR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发布日期:2018-10-15

    食品安全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转基因食品和食品原料造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呈现出普遍和日益增长的趋势。传统检测方法费时费力,难以满足对食品快速检测的需求,应用新型数字PCR技术针对食源性病原体、转基因食品和原料造假的方法,开发出可以满足当下食品快速和精确监测的需要,并控制和预防人类食源性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为此,综述了近年来数字PCR技术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首页  上一页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