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对农村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
来源:医学动物防制 发布日期:2017-12-25
目的评估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的效果,提高农村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方法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前后食品经营单位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办证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办理情况、食品原料抽检情况和餐具消毒抽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改革后农村食品经营单位办证率从76.91%提高到97.92%,农村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办理率从60.39%提高到85.62%,农村餐饮单位食品原料抽检合格率从71.27%提高到
-
双重失灵下的食品安全第三方治理有效性研究
来源:农村经济 发布日期:2017-12-25
本文通过反思我国以政府主导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失灵,提出第三方参与缺失或不到位,是造成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屡有发生的重要症结所在这一假设,并对食品安全治理第三方的概念、特点及运行机理进行分析,运用博弈论侧重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消费者与食品企业间的双重博弈行为及其导致的食品安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困境,然后通过MATLAB6.5模拟实验,比较存在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治理与不存在第三方参与
-
粮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7-12-25
本文主要针对毕节市的粮油食品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发生源头,并就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为促进粮油市场的良性发展、推动粮油食品的有力监管提供参考意见。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威胁国民身体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国家长治久安、经济稳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加强,粮油食品行业出现了许多问题。"地沟油""打蜡米""重金属超标"等令人心惊肉跳的事件屡屡被曝光,粮油食品安全成为了
-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7-12-25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提高,食品药品的种类和形式更加多元化,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提高安全监督执法强度、快速提升食品安全性,让社会大众吃得放心,是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文就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行研究。
-
影响全球食品安全的植物线虫综述
来源:中国植保导刊 发布日期:2017-12-25
线虫病害已严重威胁到全球食品安全。在众多的植物线虫中,有些种类分布范围广,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根据对农林业生产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列举10个种类的植物线虫,对其分布、寄主范围、为害、致病机制等进行了综述。
-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检测方法探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7-12-25
在日常生活中,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霉变的大米、花生、玉米以及与其相关的食品当中。就目前来看,黄曲霉毒素是人类发现的最强的天然致癌物质,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有可能接触的致癌物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些年来,晚期癌症几乎已经成了不治之症的代名词,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天然致癌物质,自然也就成了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重点对象。本文主要就黄曲霉毒素对于人体的危害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作简要的探讨,以
-
利益均衡: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的一种规范
来源:企业经济 发布日期:2017-12-25
当前,我国处于食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新《食品安全法》确立的"社会共治"模式反映的是一种利益关系,实质是以"公共利益"为取向的政府主导型治理,其他参与治理主体被悄然边缘化且正当利益被疏离,协同效应无法实现。利益均衡,不仅是参与共治主体间动态上权利、利益的公平,也是主观认识上的一种均衡。食品安全治理的域外考察与利益均衡的正当性分析,凸显了重构权力与权利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兼顾多元利益的妥当。在契
-
食品安全大数据分析的若干思考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7-12-25
人类社会在经历云计算和物联网之后,又一次深刻的信息技术革命主要是大数据技术。该项技术引发了整个公共卫生领域的变革,将食品安全也带入了大数据的时代,其中大容量的数据、极快的增长速度、较高的应用价值以及多样化的来源等都是大数据所具备的特点。通过结合大数据相关理论和我国食品安全的实际状况,对大数据技术的构架和应用价值等进行分析,可以为以后该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主要针对食品安全大数据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
-
食品安全保障:从质量标准体系到供应链综合管理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7-12-25
质量标准体系以及供应链综合管理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食品安全,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故而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究。本文首先概述了食品安全保障的内涵及食品质量安全影响因子;其次,分析了质量标准体系及其对食品安全的保障;再次,分析了供应链综合管理及其对食品安全的保障;最后对质量标准体系与供应链综合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分析。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基础水平不断
-
低水分活度食品的微生物安全研究进展
来源:生物化工 发布日期:2017-12-25
在以往的研究中,低水分活度能够起到抑制微生物繁殖的作用,因此低水分活度食品被普遍认为是微生物安全的,然而近年食品病原菌引发安全事件打破了传统研究关于微生物安全认知。本文将从近年来发生的低水分活度食品安全事件入手,揭示低水分活度中病原菌的存活方式,并通过对微生物热失活规律的探究,分析对低水分活度食品病原菌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