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Tesla电动汽车的电池结构及充电方式(下)

    来源:汽车维修与保养 发布日期:2016-03-01

    三、Tesla Model S充电方式Tesla Model S电动汽车配备了功率为10k W的车载充电器,输入兼容65~85V的电压、45~65HZ的频率、1~40A的电流(可选功率20k W双充电器,输入兼容电流增至80A),峰值充电效率达92%。美国版的Tesla Model S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符合SAE J1772标准,它和宝马Active E的充电接口相同,如图24所示。
  • 电动汽车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

    来源:机电技术 发布日期:2016-02-29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支持工具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LCA的起源和发展、理论与方法;重点论述了LCA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我国应该尽早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动汽车生命周期评价体系,以应对未来汽车节能化和环保化的挑战。
  • 基于空气动力学的电动汽车造型设计

    来源:机械管理开发 发布日期:2016-02-29

    本文对基于空气动力学的电动汽车造型设计进行了讨论,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日本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其产业发展前景

    来源:上海节能 发布日期:2016-02-29

    因氢能具有资源丰富、来源广泛、燃烧值高、清洁环保和可循环利用等一系列优点,以氢气为燃料的电动汽车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实现产业化、替代传统汽车的新型交通工具,为此,多国政府和企业竞相实施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示范计划。2014年12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推向市场的一款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其崭新的氢气直接发电驱动技术原理、续航距离长、能源使用效率高以及实现有害气体零排放等格外引人注目。对国内外电动汽车和氢燃
  • 电动汽车液压再生制动稳定性研究

    来源:机床与液压 发布日期:2016-02-28

    针对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短、电池寿命短、能量利用率低等缺点,提出一种新型液压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液压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引入改变了原车制动系统性能。借助电动汽车动力学建模对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系数β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驱动形式对β范围进行分析与讨论。在满足ECE法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制动稳定性。
  • 广西电网建成国内首条电动汽车无线供电车道

    来源:广西电业 发布日期:2016-02-28

    近日,中国首条电动汽车无线供电车道在广西首府南宁投入使用。该车道通过无线传能的方式,为车辆提供电能。电动汽车驾驶员不需停车,只需沿着供电车道导轨行驶即可充电。上述电动汽车无线供电车道由广西电网有限责
  • 考虑V2G模式的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协同调度

    来源:工程设计学报 发布日期:2016-02-28

    为减小地区电网负荷峰谷差,增强电力系统接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同时提高电动汽车用户响应积极性,以地区电网等效负荷波动最小和用户充电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考虑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ehicle-to-grid,V2G)模式并计及风电和光伏出力的多目标协同调度模型,以合理安排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行为.定义了各目标的隶属度函数,通过运用最大模糊满意度法,将该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非线性优化问题,并应用
  • 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有序控制策略

    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 发布日期:2016-02-25

    针对当前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中遇到的配电变压器供电容量限制及物业管理方缺乏运营积极性等实际困难,研究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有序控制策略,主要目标包括预防配电变压器过载和实现充电收益最大化。首先提出了网格选取法,在保证变压器不过载运行的同时,灵活规划电动汽车的充电时段。进而基于峰谷分时电价构建了充电电费支出最小的目标函数,并基于遗传算法设计了求取最优网格选取结果的方法与步骤。最后,采用蒙特卡洛法
  • 电动汽车用镍氢电池的水冷却设计方案

    来源:电池 发布日期:2016-02-25

    提出五环式电池组的设计方法,采用水冷的方式对电动汽车镍氢电池进行冷却。用GAMBIT软件进行网格划分,FLUENT软件进行模拟,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电池组工作温度控制在25~40℃最佳范围之内,电池表面温差在3℃之内,表明水冷有利于改善电池工作条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 印计及光伏的电动汽车多目标协同优化

    来源: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发布日期:2016-02-25

    大规模电动汽车无序充电以及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给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在城市情况下,考虑了电池容量约束、充放电功率约束及网络约束等约束条件和电动汽车行为特性,以减小配电网等效负荷峰谷差和降低配电网有功网损为目标,建立了计及光伏的电动汽车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利用改进了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建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IEEE33节点配电网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入网电动汽车充放电
首页  上一页  ...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