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汽车发展如何向政策、市场双驱动转型
来源:汽车纵横 发布日期:2016-02-15
当下国内的电动汽车产业正呈现一片蓬勃发展之势,刚刚过去的2015年对产业而言更是意义非凡。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40471辆,同比增长3.3倍,累计销售331092辆,同比增长3.4倍。这些数字不仅让中国首次坐上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的宝座,也让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的销量占比稳稳突破1%这个拐点。这些数字对一个新兴产业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又掩盖了什么?2016年
-
电动汽车电气绝缘检测方法探讨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 发布日期:2016-02-15
电动汽车作为现代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本身在使用过程中便常处于较为恶劣的环境下,当气候冷热交替、冲击或振动等对电动汽车产生影响时,整个车体、强电部分二者间便会发生绝缘受损现状。以其中电气系统为典型代表,一旦因绝缘性能下降而导致电动汽车发生漏电问题,便可能影响电动汽车的稳定运行,且不利于乘客安全保障。对此本文将对电气绝缘性能的相关介绍、绝缘检测的主要原理以及检测系统设计思路进行探析。
-
电动汽车产业商业模式研究
来源:福建质量管理 发布日期:2016-02-15
本文研究在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背景下,电动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具体分析电动汽车产业商业模式的五大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并用实际的例子阐述。并提出影响电动汽车产业商业模式的四个影响因素,从这四点落实能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给予帮助。
-
Navigant针对轻型电动汽车及天然气汽车的预测报告
来源:汽车与配件 发布日期:2016-02-15
Navigant研究公司指出,电动车辆市场在过去五年中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然而预计在未来五年,对全球汽车和能源行业将会有更大的影响力。Navigant研究公司预测全球天然气汽车的年销量将从2015年的240万辆增长到2025年的390万辆。"由于天然气与液体燃料之间价格差距的扩大,以及更加积极的激励机制,西欧和程度较轻的亚太地区将继续看到NGV(天然气车辆)的增长。"2024年:全球轻型电动汽车销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电磁耦合机构的谐振拓扑理论计算及仿真
来源:机电一体化 发布日期:2016-02-15
研究电动汽车电磁感应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借助于电磁感应,系统的核心部分——电磁耦合机构将电能从初级侧传输到次级侧乃至负载。首先,利用反射阻抗理论建立电磁耦合机构的互感电路模型,分析基本的和复合的谐振补偿拓扑;其次,分别对LC-LC,LC-LCCL,LCCL-LC和LCCL-LCCL 4种谐振形式的电磁耦合机构进行理论计算和Pspice仿真;最终选取LCCL-LCCL拓扑结构作为电磁耦合机构的主电路
-
基于银行家算法的电动汽车充电拥塞控制机制
来源: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6-02-15
基于计算机网络中的"闭环反馈拥塞控制"和"银行家算法",设计了电动汽车充电拥塞控制机制.在充电过程中,若出现拥塞,则反馈信息给控制器.系统根据当前状态和银行家算法,在充电桩可能的功率组合中寻找能使变压器负载不超过额定值,且总体所需充满电池时间最短的解,对各个充电桩重新进行功率分配,并反馈新的状态信息到控制器,形成闭环反馈控制.最后,通过一组随机的充电桩状态进行拥塞发生后的实验,并在系统保护装置未反
-
某纯电动汽车制动过程噪声优化研究
来源:道路交通与安全 发布日期:2016-02-15
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车辆振动噪声特点存在较大差别,真空泵、水泵、空调压缩机等电辅助系统噪声凸显;某项目纯电动汽车静置车内噪声不大,但制动过程可明显听到真空泵噪声.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真空泵支架模态优化,解决支架与真空泵运转的共振;对真空泵隔振橡胶垫进行了调校,使真空泵隔振率及被动侧振动得到优化;对真空管路进行了固定处理及隔振优化,使真空管路传递的结构噪声大大降低.经过以上结构噪声传递路径优化,车内振动
-
聚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6) 大咖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究竟怎么走?
来源:交通建设与管理 发布日期:2016-02-15
楼继伟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考虑到行业或将容易出现低水平盲目扩张,形成新的产业过剩,补贴政策亟需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调整完善。1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清华大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协办的第二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6)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以"构建竞争·创新·可持续的产业生态"为主题,邀请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
-
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系统电能发射线圈设计与切换控制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16-02-15
针对采用级联式发射线圈的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系统中线圈切换时存在的互感急剧下降及汽车位置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嵌式电能发射线圈,并根据互感稳恒原则及其计算方法,给出了对嵌式电能发射线圈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双线圈式车体位置检测传感器,给出了传感器的尺寸参数设计方法及电能传输系统对传感器的干扰抑制方法,阐述了级联式发射线圈的切换控制策略.基于Ansoft Maxwell平台、Matlab/
-
纯电动汽车的碰撞相容性与NVH多目标拓扑优化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发布日期:2016-02-15
为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碰撞相容性与NVH综合性能,文中在车身概念设计阶段,利用耐撞性拓扑优化方法,以纯电动汽车车身刚度和平均频率最大为目标,结合碰撞相容性指标进行拓扑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碰撞相容性,还能提高车身低阶模态频率,达到改善纯电动汽车碰撞安全性与舒适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