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科技风 发布日期:2024-05-30
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必修课程“机械工程材料”的教学质量,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一是通过调整教学内容,使该门课程教学内容与机械行业相结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让学生学以致用;二是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是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关联系,修订实验教学计划,给学生更加自主创作的空间;四是考核方式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
-
浅析机械类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创新及教学改革
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发布日期:2024-05-10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机械类专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智能制造核心驱动力之一,机械类专业开设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将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注入新鲜的活力。本文以肇庆学院机械类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为例,深刻阐述了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分析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创新及教学改革方案。文中所提教学改革方案,为其他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开设工业机器人课程提
-
双创背景下机械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
来源:南方农机 发布日期:2024-05-10
文章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引领,以工程认证标准为导向,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明确双创课程体系如何支撑人才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构建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学习体系。提出了以学生的新工科专业应用实现为目标、双创能力培育为主线、优化系统解决方案为研究方向的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路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改进双创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可以培育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思维;通过扩大现有教师队伍,引进机
-
基于人工智能的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造纸装备及材料 发布日期:2024-03-15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通过加强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实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还能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提高教育质量。基于此,文章阐述了人工智能在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实践策略,旨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提高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机械类专业人才。
-
基于数字技术的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来源:装备制造技术 发布日期:2024-03-15
在当前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数字化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及时的变革推动,培养更能够应对数字化挑战的人才。首先对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孤立、知识点分散、关联性少、教学手段单一及信息化教学不足等问题,对机械专业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方法、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基于数字技术的机械专业教学
-
高校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来源:模具制造 发布日期:2024-03-08
针对机械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结合本校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原理课程,从教学体系、教学难度、教学评价等层面,分析其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此外,探索多维一体的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包括工科特色的工匠精神和商科特色的诚信服务等。最后探析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及评价机制。
-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 发布日期:2024-02-23
新工科建设发展促进产业的升级与革新,新时代需要一大批能满足行业需求和国家标准的工程技术人才。针对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和重塑升级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和改革教学模式;建立配套的多元评价机制;内培外引、专兼结合,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人才,为新工科
-
基于学情强化“四会”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4-02-21
面向制造业新一轮产业革命,围绕应用型高校加强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问题,提出基于学情强化“四会”素养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案。以“学为中心”,深化产教融合,结合入口和出口分析学情,从教学方案、教学方法、学科竞赛、实践平台等方面给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增强学生“会学”“会用”“会问”“会研”的“四会”素养。提升应用型高校人才出口质量,助力制造强国战略实施。
-
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来源:高教论坛 发布日期:2024-02-20
针对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教学面临的挑战,探索出了一种线上线下混合、校内校外联动、学生教师企业全参与的毕业实习新教学模式。构建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覆盖全面的线上实习教学资源;拓展优质实习资源为学生创造多元的毕业实习机会;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从专业实际角度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导向性、指导性和咨询性服务。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良好,为学生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及以后的工作夯实了基础。
-
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课程群改革与实践
来源:科技风 发布日期:2024-02-20
课程群建设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抓手。为实现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课程群的内涵及意义,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通过组建课程群教师团队、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创建现代产业学院、融入学科竞赛,建立机械类专业课程群。实践证明,课程群的建立有利于教师团队综合能力的提升及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