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汽车美容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教育现代化 发布日期:2019-07-30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汽车,使得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汽车美容作为其中的朝阳和黄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相应地其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汽车美容课程作为培养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新工科高校人才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核心课程之一。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先理论后实践来加深学习和理解。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情景教学、案例分析、学生共同参与等方法多管齐下,激发学生
-
电子信息应用型专业新工科实践教育体系
来源: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9-07-28
在新时代、新工科、夯实本科教育的大背景下,依托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工程意识等特质的电子信息专业群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目标为导向,秉承"厚基础、强实训、重创新、富载体、促成效"的实践教学理念,构建面向新工科的电子信息应用型专业群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实验教学平台。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广泛地吸收企业意见与建议、引进
-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课程与教学改革
来源: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9-07-28
随着高新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工科教育工作改革迫在眉睫。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机械类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更高。传统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较陈旧、教学方式较单一、实践体系较呆板。基于新工科的要求,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整合创新,教学方式应生动活泼,实践要求应具体深入,评价方式应全面多元,通过新的教育方式与新的教学体系培养新时代机械类人才。
-
面向新工科的机械工程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教育现代化 发布日期:2019-07-26
提升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为了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新工科"建设应运而生,新工科的内涵要求机械工程领域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对"新工科"本科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教学改革、教学创新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建立科学的创新培养体系,以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
-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纺织类实验室管理探析
来源:纺织科技进展 发布日期:2019-07-25
高校纺织类实验室是纺织类专业实践的重要场所,是培养纺织类人才的摇篮。通过阐述目前高校纺织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措施及建议,旨在提高高校纺织类实验室管理水平。
-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措施
来源:科教导刊(下旬) 发布日期:2019-07-25
为提升机械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新工科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工科对科技人才的能力需求,列举了当前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其次针对研究生理论教学前沿性弱、实用性差等问题提出改革措施,最后从多元化科研实践改革方面提出若干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
面向“新工科”的机械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新型工业化 发布日期:2019-07-20
机械设计是机械各类专业教学培养计划中的主干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已无法满足"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需求。本文针对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体系的建设,分析探索适应培养新时代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
-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9-07-15
以安徽建筑大学近年来在新工科背景下对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为例,本文通过"构建‘教学-科研-竞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验教学技术与手段"以及"基于OBE理念开展实践教学"等研究实践,以期实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标。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机械类专业,而且对其他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新工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三融合一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9-07-15
为适应大健康FSMP产业对多元化食品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挖掘医药院校食品、药学、临床医学等学科资源,本文提出构建"新工科"食品专业"三融合一平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新工科"食品专业人才服务于大健康FSMP产业战略的能力。
-
新工科背景下《汽车运用工程学》在线课程建设探究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19-07-15
针对《汽车运用工程》课程内容繁杂、更新快、理论性强、抽象、难于理解等特点,分析了目前现行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课程的建设思路: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将课程中的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以"微课"为载体,基于在线课程平台,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