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新工科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体系的DTPC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农业教育研究 发布日期:2019-06-15
在我国新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出新型工程创新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新工科"创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面向农业院校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为教学设计对象,探究了一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工程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DTPC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农科特色工程设计案例库为载体,以Adams、Solid Works及UG为代表的凝炼现代设计思想和现代工
-
“互联网+”时代机械制图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南方农机 发布日期:2019-06-1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机械加工行业的进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更加优化的教学改革手段。本文简要阐述了新形势下《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规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社会培养优秀专业人才。
-
融入工匠精神的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中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 发布日期:2019-06-10
在《中国制造2025》纲要中关键词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这些发展方向与高职制造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息息相关,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应是具备工匠精神的职业人,高职制造类专业的深度改革实践研究是培养该专业技能型职业人才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构建工匠精神有效融入高职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实现"课中厂"的教学模式。针对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进行研究与实践。
-
MATLAB语言及应用课程的多元化立体化教学改革探析
来源:计算机教育 发布日期:2019-06-10
分析MATLAB语言及应用课程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方面提出多元化立体化教学改革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说明改革成效。
-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多元化新模式研究
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发布日期:2019-06-10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学校工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注重多学科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综合运用。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全过程展开探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和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工程机械柴油机装调与维修》课程为例
来源:教育现代化 发布日期:2019-05-31
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院一直着力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本文通过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阐述,以《工程机械柴油机装调与维修》课程为例,从课程设计、方案实施以及考核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实践证明,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培养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教学效果较传统教学模式显著增强,提高了教学质量。
-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19-05-30
新时期下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发展模式需要校企合作实行现代学徒制教学,强调校企合作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有效的弥补学校职业教育资源的不足。在通过制定实施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招生招工一体化、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校企互聘共用师资以及对现代学徒制管
-
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和手段探讨
来源:大学教育 发布日期:2019-05-27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基础课,它要求学生具备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机械制图教师要教好这门课,必须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握学生的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
浅谈汽车设备维修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发布日期:2019-05-25
如何对汽车设备维修专业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已成为各高校在汽车设备维修专业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对汽车设备维修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相应探讨。
-
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
来源:农业科技与装备 发布日期:2019-05-20
针对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传统教学方式现状,结合食品高级人才培养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深入探讨该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提出丰富课堂理论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强调思考独立与激发创新思维等建议,旨在为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