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建构主义的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专创融合路径探索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11-20
专创融合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当前专创融合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为例,依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从优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和课程评价着手,开展课程思政和“竞赛+课堂”等特色教学活动,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此研究可促进“专创融合”教育教学改革,也可为其他课程“专创融合”提供参考和启发。
-
“模块化+专题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为例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11-20
根据“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及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归纳出若干教学痛点和难点,并针对性地提出“模块化+专题式”的教学模式,以期可以缓解该课程的教学痛点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爱上学这门课程,并能学以致用。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应用,从学生受益、教师提升及推广应用等方面,比较实施该教学模式前后的教学效果。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课程成绩明显提高(优秀率上升,不及格下降);学生积极参加课程相关的科研实践项
-
“虚实结合”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仪器分析”教学中的探索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11-20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包括食品的生产、加工、保存、运输、检测和营养等多个方面。“仪器分析”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涉及食品中常见的成分、营养物质和添加剂等的检测方法和技术,以及常用食品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和操作方法。为了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对“仪器分析”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作者总结了目前传统“仪器分析”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虚拟仿真和实
-
“虚实结合”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仪器分析”教学中的探索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11-20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包括食品的生产、加工、保存、运输、检测和营养等多个方面。“仪器分析”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涉及食品中常见的成分、营养物质和添加剂等的检测方法和技术,以及常用食品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和操作方法。为了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对“仪器分析”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作者总结了目前传统“仪器分析”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虚拟仿真和实
-
学科交叉融合下高等纤维物理与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西部皮革 发布日期:2024-11-15
文章基于学科交叉发展的需要,从如何解析和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如何构筑多元的教学形式、怎样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怎样多角度设置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给出了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高等纤维物理与化学”课程建设的策略和思路。以成果为导向,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适合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分层教学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有效培养本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有效促进交
-
学科交叉融合下高等纤维物理与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西部皮革 发布日期:2024-11-15
文章基于学科交叉发展的需要,从如何解析和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如何构筑多元的教学形式、怎样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怎样多角度设置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给出了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高等纤维物理与化学”课程建设的策略和思路。以成果为导向,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适合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分层教学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有效培养本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有效促进交
-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4-11-14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掌握前沿技术的重要途径。目前职业教育过程中,仍有不少学校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标准不合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育教学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以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为例介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介绍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关键特征和主要优势,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特点和要求,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和
-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4-11-14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掌握前沿技术的重要途径。目前职业教育过程中,仍有不少学校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标准不合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育教学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以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为例介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介绍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关键特征和主要优势,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特点和要求,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和
-
多元协同育人视域下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
来源:模具制造 发布日期:2024-11-08
分析了当前机械类专业高校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多元协同育视域下,分别讨论了校内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以及国际协同4种不同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4种模式的协同并举,有助于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
多元协同育人视域下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
来源:模具制造 发布日期:2024-11-08
分析了当前机械类专业高校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多元协同育视域下,分别讨论了校内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以及国际协同4种不同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4种模式的协同并举,有助于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