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学科融合的机械专业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0-05-06
工程热力学是机械专业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对培养现代化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提出采用多学科融合的机械专业工程热力学教学模式,探索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方法。配合线上线下互补式教学平台,以及合理的教学实施方案。实践表明,多学科融合的工程热力学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
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中国新通信 发布日期:2020-05-05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迈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电子信息工程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内容,在推动产业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有意义。当今社会的发展对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求,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做好发展规划,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高素质的电子信息人才而做出不断努力。
-
探究性教学在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中的应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0-05-05
探究性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之一,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食品营养综合实训》是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处于支柱地位。本文探讨了探究性教学模式在《食品营养综合实训》中的应用,并从课程标准、授课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
-
基于OBE教学理念的《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中国新通信 发布日期:2020-05-05
《汽车运用工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在OBE教育理念实施的大背景下,重新设计了课程目标,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设计,真正地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哲学。
-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0-05-05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购买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对汽车的需求量增加了许多。随着汽车销量的增加,汽车维修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机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人们对于汽修工作者的能力要求也提高了许多,因此中职院校逐渐开始重视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培养,为了培养出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学校必须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促进
-
基于云教学平台的“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 发布日期:2020-05-05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本科教学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理工科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懂电路、识器件、会分析、能实践的能力。本文基于云教学理念,探究"电路与电子技术"这一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如何与先进的云教学工具相结合,采用多位一体的形式在"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
-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20-04-30
通过对"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现状分析,找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
“非织造科技史”课程的开设及教学探讨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20-04-30
非织造产业作为纺织领域的朝阳产业,其发达程度成为反映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各纺织高校也陆续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多倾向于非织造科技前沿教育,忽视非织造科技史的传承教育。在对高校开设"非织造科技史"课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该课程现状,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开设"非织造科技史"课程的必要性。"非织造科技史"的课程建设将助力非织造专业人才培养。
-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程中德育元素的挖掘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0-04-29
针对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程中德育元素,阐述课程思政的含义与作用,论述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程中德育元素的分类,展示课程中显式与隐式德育元素的挖掘方法与过程。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德育元素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
基于汽车技术服务4S模式的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为例
来源: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0-04-28
教学改革是教育中永恒的话题。文章结合国外国内典型的教学模式和行业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分析,阐述基于汽车技术服务4S模式的教学改革思路、特点及改革的成效,以期将该模式推广和应用,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