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的绿色高效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
来源:烟台大学 发布日期:2017-06-12
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分析检测分为样品前处理和样品检测2个步骤,目前仪器水平已经能够充分满足测定需求,而样品前处理技术就成为制约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分析检测发展的关键。本论文对现有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结合荧光猝灭法与平衡透析法研究了几种兽药与蛋白质之间的结合作用,为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以有机溶剂水溶液为提取体系结合HPLC技术,建立了检测
-
磁性石墨烯固相萃取-高分辨质谱法快速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发布日期:2017-05-2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肼高分辨质谱技术,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13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磁性石墨烯固相萃取-高分辨质谱分析方法。样品采用0.1%的甲酸/乙腈提取,目标物通过磁性石墨烯粉吸附,除去杂质,然后再解析目标物的方法获得干净的样品基质。经Waters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分离,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3种目标物在2.05
-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族药物高通量筛查确证技术研究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发布日期:2017-05-01
畜禽养殖过程中,由于各类药物的违规使用、误用及不遵守休药期等现象的存在,以及饲料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动物源性食品中可能存在多族药物的同时残留,其中包括兽药、农药及人用药物等,对消费者健康具有潜在危害。而现目前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残留的检测具有待测物质浓度低、样品基质复杂、干扰物质多等问题,一直以来是食品安全检测的难点,因此建立高通量的多族药物筛查和定量确证检测方法尤为重要,可以为药物残留监管提供关
-
两市动物源性食品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及风险评估
来源:南华大学 发布日期:2017-05-01
具有广谱抗菌特性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动物疾病和促进动物生长,其在不合理使用时可导致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进而导致人群经食物暴露,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基于人们对膳食暴露四环素类抗生素健康危害的担忧,我们为了解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现状以及人群经膳食暴露的水平,开展了以下研究:第一部分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方法学建立目的:建立高效、可行的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LC-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残留量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7-04-30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残留的分析方法,以甲醇-1%三氮乙酸(50+50,v/v)作提取溶剂,用MCX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浓缩,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ESI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时,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的检出限为0.5μg/kg,回收率为76.7%~118.7%,相对标准偏差为1.7%~6.8%。该方法检出限低,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
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来源:肉类研究 发布日期:2017-04-30
建立一种采用微生物显色法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进行初筛,之后再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法对阳性样品进行复测的分析检验方法。利用大肠杆菌(E.coli)作为指示菌,制备96微孔板,选取pH 7.4磷酸钠-乙腈缓冲液进行提取,以反应液150μL、菌液50μL(初始A_(
-
动物源性食品中喹乙醇的残留及危害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发布日期:2017-04-15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随着今年央视315晚会的曝光,一种新型"瘦肉精"喹乙醇卷土重来,本文介绍了喹乙醇的理化性质及残留特性,阐述了动物源食品喹乙醇残留对动物机体的危害。
-
衡阳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调查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发布日期:2017-04-10
目的对衡阳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进行调查,为评估其潜在健康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该市各市辖区大型农贸市场随机抽取动物源性食品样品113件,样品经前处理后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以SPSS18.0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肉类、水产类、奶类和蛋类样品中土霉素和四环素的检出率均高于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四环素(90/113)>强力霉素(5/113)>金霉素(4/113)。结论
-
甲基睾酮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危害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来源:黑龙江畜牧兽医 发布日期:2017-04-10
甲基睾酮(MT)属于性激素类药物中的人工合成类固醇激素,为我国禁止使用兽药,但在鱼类和家畜养殖中有违规使用的报道。甲基睾酮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有潜在的危害。文章概述了甲基睾酮对动物组织器官、生殖、内分泌和神经等多方面的危害作用,以及甲基睾酮与人类生殖系统疾病存在的可能相关性;同时介绍了现阶段甲基睾酮残留检测的主要方法。
-
如何保障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
来源:养殖与饲料 发布日期:2017-04-01
动物源性食品是人类获取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倘若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没有保障,就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建议采用特色生态养殖模式从源头切断药物残留,同时科学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科学饲养管理,加大监管,以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