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餐饮业动物源性食品中部分兽药残留监测
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了解武汉市餐饮业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现状,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5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兽药及违禁药物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要求及相关国标方法,对武汉市40家餐饮服务单位的105份散装鲜活淡水鱼、猪肉、牛肉、羊肉和猪肝脏等的硝基呋喃及其代谢物(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西林、呋喃妥因)、孔雀石绿、氯霉素以及β-受体激动剂(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
-
真空低温蒸煮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肉类研究 发布日期:2016-11-30
真空低温蒸煮技术在保持产品风味、质构、营养品质,延长产品保质期方面优势突出,在欧美国家掀起应用热潮,我国在相关领域开展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真空低温蒸煮技术的起源,及其在动物源性食品品质、微生物安全性和保质期以及营养健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华传统食品和中式菜肴工业化、标准化加工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
标签壁垒对动物源性食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来源:经济视角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出口。尽管动物源性食品出口额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但是近几年增长速度出现明显减缓,另一方面食品标签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形式,也已经被各国广泛应用到动物源性食品进出口贸易中。选取了20个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出口目的国,通过构建PLS路径模型,实证研究了标签壁垒对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的9种β-受体激动剂探讨
来源:当代畜牧 发布日期:2016-11-30
笔者以动物源性食品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的9种β-受体激动剂。对9种β-受体激动剂进行了简要说明,通过试验方面的具体操作与介绍,对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体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通过笔者初步论述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与检测实践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
HPLC法同时测定动物性食品中5种头孢类抗生素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16-11-30
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常用的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头孢噻肟、头孢拉定和头孢唑啉5种头孢类抗生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提取,过固相萃取柱净化,以磷酸盐缓冲液与甲醇(80︰20)为流动相,对5种头孢类抗生素进行了分离测定,5种头孢类抗生素可在50 min内分离,最低检测限均可达到10μg/kg。六种动物源性食品中检测5种药物的回收率均在70.05%~95.51%之间,精密度为2.72%。该方
-
全自动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镇静剂类药物残留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发布日期:2016-11-30
建立全自动固相萃取-液质联用同位素内标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3种镇静剂的方法。样品中添加同位素内标地西泮-d5和氯丙嗪-d6,经乙腈提取,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净化,Waters ACQUITY UPLCTMBEH C18(2.1 mm×100 mm,1.7μm)不锈钢色谱柱分离,三重四级杆质谱多反应监测方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13种镇静剂在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检出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6种抗病毒药物残留量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建立动物源性食品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美金刚、奥司他韦、吗啉胍、阿昔洛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待测样品中的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美金刚、奥司他韦、吗啉胍、阿昔洛韦在醋酸盐缓冲液中经Qu ECh ERS提取、净化,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 mm,5.0μm),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检测。结果 6种抗病毒药物
-
稳定同位素内标-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8种抗生素残留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建立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8种抗生素药物残留的方法。方法待测物经乙酸乙酯提取,采用电喷雾电离,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基质匹配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在最佳试验条件下,8种抗生素残留物在0.05~50.0μg/kg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检出限范围为0.05~0.1μg/kg,平均回收率为56.8%~10
-
浅谈提高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来源:河北农业 发布日期:2016-01-15
动物性食品又称动物源性食品是指动物的肉、蛋、奶、脏器等以及以动物产品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副食品。为了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高动物性食品安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一、进行健康养殖健康养殖是提供与相应动物各生理阶段的生理特性和生长需要相一致的条件,从生理学和营养学方面为其创造较为适宜的生活环境促使其健康、快速生长,从而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动物产品及其副产品。
-
从兽医卫生的角度看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问题
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发布日期:2015-12-22
近年来,由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涉及面之广,影响人数之多,使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从双汇的"瘦肉精"到阜阳的"假奶粉",从肯德基的"速成鸡"到最近暴发的"禽流感",从山东"德州扒鸡"到浙江"金华火腿",从上海的"多宝鱼"药残超标到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这些接踵而来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表明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问题。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