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高”背景下OBE理念应用于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3-02-10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针对我国机械行业结构调整和数字化转型升级,以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将OBE理念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对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设计培养规格,依据培养规格反向重构“岗课赛证”模块化课程体系,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高质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
双高背景下1+X证书与高职海洋健康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融合的路径探究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3-02-08
在“双高”专业群建设的背景下,面对高职院校多样化的生源,探索基于海洋健康食品专业群建设的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融合路径。构建1+X证书制度融入海洋健康食品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实施框架,优化海洋健康食品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展教材改革、教法改革,持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高阶性实现方法探索
来源:高教学刊 发布日期:2023-02-08
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提出,机械行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高校作为该行业最大的人才培养基地,其人才培养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为了满足新时代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要,提升机械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实现教学过程中高阶性培养尤为重要。该文探索出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高阶性实现的具体方法。探索“以学习为中心”教学新理念,通过教师知识体系重解构与学生知识体系重构建,实现知识高阶性教学;引入以赛
-
高校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中国标准化 发布日期:2023-02-05
现阶段,汽车标准化人才需求逐步提高,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为提升汽车标准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文研究了高校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高校汽车标准化人才的培养现状,研究了国内高校培养不足的原因。原因包括三方面内容:汽车标准化教育具有特殊性,培养模式复杂;汽车标准化发展时间较短,知识体系不完善;汽车标准化教育意识薄弱,教育机制不健全。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国
-
“1+X”证书制度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运用与探索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3-02-05
当前阶段随着传统能源的使用风险越来越大,整体资源面临着枯竭,社会加强了对新能源的利用和研究力度,当前我国新能源研究已经有了不错的进步和发展,这一点在我国的汽车领域尤其表现明显,传统的汽车发动机采用柴油或汽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如果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就可以避免二氧化碳和硫化物向大气排放,在提高空气质量的同时推动汽车行业整体发展。在这一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行
-
“三园融合”复合应用型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3-02-05
本文通过构建校园、产业园和研发园“三园融合”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平台,以特色“订单班”形式精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从学生成才、学校发展、社会贡献三个方面对特色“订单班”汽车产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汽车产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双碳”战略背景下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3-02-01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传统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点,通过分析“双碳”战略背景下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要培养具备“双碳”特色的高素质冶金工程专业人才教育教学升级的思考,其核心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双碳”战略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基于“双碳”导向的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升级,对促进学生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碳中和目标高质量
-
新时代地方高校机械类本科VMCP育人体系建设与实施探索——以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为例
来源:教育观察 发布日期:2023-02-01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工程教育认证的最新标准、新时代对机械类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和思政教育的新要求,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针对传统机械类专业教育与德育联系不紧密、课程体系未对接国际工程教育、学生培养与行业结合不深等突出问题,提出价值塑造(value)、使命驱动(mission)、协作与领导力(cooperation)、践行力(practice)的地方高校机械类本科VMCP育人体系。将VMCP德育
-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研创服”四位一体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以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为例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发布日期:2023-02-01
“双高”背景下,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培养“互联网+”时代创新技能型人才的必然选择。以“教研创服”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突破点,以“服”促“教”,以“服”促“研”、以“服”促“创”,最后形成“教研创服”相融合的有机体。通过“教研创服“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社会服务、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有机融合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专业优势,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
-
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来源:南方农机 发布日期:2023-02-01
在当前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口径过窄的问题,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智能制造时代的实际人才需求明显不吻合。课题组基于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归纳了该课程体系建设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对当前的智能制造人才需求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