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 [2022-08-04]
上海和重庆是最先进行房产税试点的城市,从政策看,两个城市存在三处差异;房产税通过影响房价间接影响企业生产成本;房地产税对产业结构影响“因城而异”。
[房地产业] [2022-08-04]
7月1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从“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以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保障到2025年实现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户籍城镇化率明显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等主要目标。
[房地产业] [2022-08-04]
[房地产业] [2022-08-03]
2022年1-6月,楼市宽松政策效果逐渐显现,房地产市场呈现一定复苏迹象,销售和融资有所回暖,但主要运行指标增速仍延续下行趋势,行业正处于艰难、温和的复苏通道。具体来看,一是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持续回落,仅高于适度水平下限0.40点;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速继续下行;三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累计降幅有所收窄;四是土地购置面积降幅扩大;五是房屋施工面积、房屋新开工面积和房屋竣工面积累计降幅均继续扩大;六是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降幅均收窄;七是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趋稳,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同比继续走低,同比上涨城市个数减少。
[房地产业] [2022-08-02]
2022 年1-6 月商品房销售额累计66072 亿元,同比-28.9%,较前值收窄2.6 个百分点;销售面积累计68923万平方米,同比-22.2%,较前值收窄1.3 个百分点。单月值同比降幅收窄明显,2022 年6 月商品房销售额17735 亿元,同比-20.8%,较前值收窄16.9个百分点;销售面积18185 万平方米,同比-18.3%,较前值收窄13.5 个百分点。销售均价持续修复,2022 年1-6 月,商品房销售均价为9586 元/㎡,同比-8.6%,较前值收窄1.8 个百分点,环比+0.6%,延续修复态势。从日频数据跟踪来看,销售回暖趋势走弱。2022 年截至7 月22 日,30 城商品房成交面积为8256 万㎡,同比-32%;其中,长三角、华南、华中&西南、华北&东北区域的商品房成交面积累计同比分别为-36%、-36%、-32%、-14%。样本城市中,上海、江阴、深圳、惠州商品房累计成交面积同比降幅收窄较为明显。
[房地产业] [2022-07-31]
根据克而瑞统计数据,6 月,TOP50 房企新增土地价值总计为1984.2 亿元,单月同比下降39.9%,环比上升113%;TOP50 房企新增土地建面总计为1154 万平方米,单月同比下降78.1%,环比上升103%。根据克而瑞数据中心及中指研究院数据,截至7 月19 日,已有14 城完成二轮土拍,合计供应涉宅地块333 宗;其中,成交312 宗,成交建面约3064 万平,成交总价约3759.7 亿元,对应成交楼面均价约12270.7 元/平,成交溢价率均值约3.0%。
[房地产业] [2022-07-25]
[房地产业] [2022-07-21]
上半年50 强物管公司三外拓项目共约5200 个,其中,第二季度约2900 个,相对第一季度约2300 个,环比上升24%,排名最高的首五位分别是:雅生活、碧桂园服务、绿城服务、世茂服务、招商积余。头部物管公司的按拓展规模排名虽有升跌,但整体而言排名变动不大,反映大型物管公司综合拓展能力的稳定性。
[房地产业] [2022-07-20]
6 月,居民部门新增存款 24,739 亿元,同比增加 2,411 亿元,环比增加 17,346亿元。6 月,新增信贷 28,100 亿元,同比多增 6,900 亿元;6 月居民短贷新增4,282 亿元,同比多增 782 亿元;居民中长贷新增 4,167 亿元,同比少增 989 亿元。1-6 月累计新增居民中长贷 1.56 万亿,同比增速为-54.5%,新增居民中长贷占新增人民币贷款比重约 11.4%(2021 年全年水平为 30.5%)。截至 6 月 20 日,5 年期 LPR 报价为 4.45%,全国首套房按揭利率下限 4.25%,全国二套房按揭利率下限 5.05%。截至 6 月 20 日,贝壳研究院发布的 103 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 4.42%,主流二套房贷利率为 5.09%,分别较上月回落 49、23 个基点;本月平均放款周期为 29 天,与上月持平。
[房地产业] [2022-07-17]
我们认为当前我国房地产融资面临结构性问题,一方面是央国企和少数头部民企已经恢复信用扩张,另一方面是大部分民企仍面临信用收缩。解决问题的本质手段在于销售端的复苏,但从6 月百强房企的销售数据来看,由于对交付情况的担忧,大部分民企、出险房企的销售复苏明显弱于行业,需要更多外力的干预才能帮助它们走出现金流的恶性循环,继续拖延可能导致出险房企的进一步增加。未出险房企中信用相对脆弱的民企、出险房企中偿债意愿相对较强且以展期为主的房企、出险房企中实质违约较为严重的房企,需要的帮助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