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8-02-22]
本文通过梳理国有大型航空集团(E航集团)的资产结构和经营情况,剖析了国有大型航空集团产业布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美国、欧洲、东亚和中东全球领先航空集团发展模式对比分析,结合我国航空运输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提出我国国有大型航空运输集团产业布局的选择方案,即采取适度多元的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8-02-22]
本文按照空间、功能、时间等不同维度,界定了综合客运枢纽在规划、建设和运营等不同阶段一体化发展内涵。针对政府市场职能和中央地方事权划分,分析了省级交通部门推进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并以重庆为例,在分析综合客运枢纽发展历程和发展形势基础上,提出了重庆交通部门推进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应聚焦于制定发展战略、完善规划体系和机制、确定重大项目清单、加强行业指导、完善投资政策、加强审批管理、优化协调机制和强化服务监管等领域。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8-02-22]
针对当前国内外对于机场及空港所谓经济引擎和新动力源的提法,以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为分析对象,探究了以机场为平台的航空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前向推动和后向拉动作用,和航空运输有效需求诱发的引致效应,以及航空运输业与外贸、旅游等产业互动引发的催化效应,并且综合测算出航空运输业对国民经济整体的投入产出比。通过以上分析,验证了关于空港城作为区域经济引擎和机场作为国家发展新动力源相关提法的合理性。最后,根据分析结论,针对发挥机场平台下航空运输业作为国家发展新动力源的作用,提出了系列保障措施。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8-02-22]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我国充分依托和有关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积极发展与带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高速铁路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科学技术高度集成的一体化系统,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同时,也在推动着全球区域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于包括高速铁路相关产业在内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业链全球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和总结中国高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高速铁路新的发展机遇。从国际化经营、高铁产能释放、工程技术柔性提升、全球产业融合等方面,研究“一带一路”对中国高铁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8-02-22]
随着我国寄递行业的迅猛发展,运单信息泄露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微信平台为依托,设计并搭建了寄递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利用PHP编程、MySQL、Storage数据库以及微网开发技术实现了预期功能。系统通过外接第三方软件将用户信息转化为加密二维码组进行流通,同时在订单完成时立即失效,以此从根源上缓解用户信息泄露问题。论文结尾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相对于传统纸质运单,寄递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更能满足用户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的实际需求。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8-02-22]
《1995年国际渔船船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简称《STCW-F公约》)是首个在国际层面上为渔船船员的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建立基本要求的公约,已于2012年9月正式生效。为提高该公约的国际影响力,并使其与渔业现状相适应,国际海事组织(IMO)已于2015年启动了《STCW-F公约》的全面审查工作。本文概略梳理HTW4次会议中有关《STCW-F公约》全面审查的提案审议情况,并对我国后续开展有关《STCW-F公约》全面审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8-02-22]
本文通过对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研究和总结,并参考相关工作的经验积累,以机场建设与运营业主的视角,梳理归纳了现代大型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理念、思路及经验,对国内其他机场综合交通规划具有一定借鉴参考意义。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8-02-22]
不断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益,是铁路企业发展的主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浅谈对铁路生产和精益生产认识;然后,结合PDCA循环法初步构建出铁路企业应用精益生产总设计方案,总方案包括实施方案、组织方案、时间计划、评价体系等。本文研究内容可以为铁路系统应用精益生产方案提供了初步的借鉴方案。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8-02-22]
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及交通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及推动哈尔滨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绿色交通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了哈尔滨市交通发展状况基础上,主要从构建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自行车及步行慢行系统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哈尔滨市绿色交通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8-02-22]
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江水路运输发展现状及其在行业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遵循系统全面、科学合理、操作可行、动态调整、定性定量相结合等原则建立了长江水路运输经营者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原理,设计了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的指标体系,并探讨了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提出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长江水路运输经营者信用评价方法,进一步满足长江水路运输信用评价体系动态评价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