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2023-04-14]
自上而下研判:因总需求抬升高度有限、劳动力供给弹性较强、信用周期走势偏弱,核心CPI 中枢抬升的幅度可控。首先,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短期很难扭转,如无大规模刺激政策,预计2023 年国内消费内生恢复高度有限,对核心CPI 的推升力度不强。而后,社融增速2022 年上半年震荡上行,但时间较短、斜率偏弱,信用周期对核心CPI 牵引力不强。最后,疫情对我国劳动力的冲击小于美欧,我国失业率仍处历史偏高水平,就业市场整体“供大于需”。据人社部估算,2023 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增劳动力1662 万人,续创历史新高。
[综合] [2023-04-14]
国企改革深入推进,“指挥棒”指向何方?业绩考核量化体系日臻完善,“总量”向“效率”的考核倾斜是核心导向。结合近五年国央企业绩考核量化体系变迁来看,利润总量的考核指标占比从2/3 一路降至1/6,而效率类指标则逐步由一个拓展至五个,一增一减之间明显透露了国企改革的导向:“做大”是基础,但“做优”、“做强”在未来将更加重要。而结合前期我们探讨过的国央企估值折价的因素看,盈利偏弱与效率偏低的局面也势必将伴随业绩考核的这一导向而逐步改善。未来国央企的业绩改善将沿着“提效”、“提质”重点展开,其中“提效”预计将借助资产盘活与周转提速作用于资产周转率中,进而推升资产回报,同时股权激励及管理层精简也将作用于企业运行之中,进而推升全员劳动生产率;“提质”则将加强现金流管理,并针对性加大研发费用投入,促进盈利质量和业务科技含量的提升,进而驱动营业现金比率和研发投入强度的优化。
[综合] [2023-04-14]
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抓手。2021 年,国有资产总额占我国GDP 比重近六成、国有企业总营收占GDP 比重近七成,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行业来看,国有企业在能源、基建、公用事业、金融等基础性、安全性行业占据重要位置,市值占比在七成以上。国有企业加快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有助于带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等目标。
[综合] [2023-04-14]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达万亿规模,细分赛道众多,新老业务均具备长期成长潜力。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统计,截至2021 年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营业收入规模达到2.46 万亿元/+21%,2016-2021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63%,尽管受到疫情和宏观经济波动的扰动,人服行业规模仍在高速增长。人服行业高景气的细分赛道主要集中在人力外包,以包含岗位外包、业务外包等用工形式的广义灵活用工为主,在我国仍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比成熟市场渗透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我们看好疫后复苏趋势下招聘市场回暖的确定性、以及危机后灵活用工渗透率的快速提升,预计企业招聘中外包员工需求回弹将显著高于正式员工,城市服务业招聘需求已在春节后展现出显著复苏趋势,人力外包有望率先收益。
[综合] [2023-04-13]
[综合] [2023-04-13]
[综合] [2023-04-13]
[综合] [2023-04-13]
[综合] [2023-04-13]
[综合] [20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