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408 篇 当前为第 518 页 共 541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 5171.斜带石斑鱼IFN-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IFN-γ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低等脊椎动物 IFN-γ与哺乳动物 IFN-γ相似性非常低,硬骨鱼类的 IFN-γ近年来才得到鉴定.本研究报道了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的 IFN-γ基因,并对其表达进行了分析.斜带石斑鱼 IFN-γ cDNA 全长为867 bp,编码200个氨基酸.其基因组全长为5104 bp,由4个外显子、3个内含子组成.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斜带石斑鱼 IFN-γ与高等脊椎动物 IFN-γ的序列相似性较低,仅为32.5%~39%,与其他硬骨鱼类的 IFN-γ相似性为38.0%~68.5%.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斜带石斑鱼 IFN-γ分子 C末端中存在 IFN-γ的特征序列以及核定位基序.二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斜带石斑鱼 IFN-γ序列中包含6个α螺旋结构,其排列与高等脊椎动物的 IFN-γ类似.应用荧光定量 PCR 检测了 IFN-γ基因在 Poly I:C 诱导后的表达变化.发现在肾、脾、鳃、头肾、皮肤和胸腺组织中, Poly I:C 能显著诱导 IFN-γ的表达,在胸腺中上调倍数最高,其次为头肾、脾、肾、皮肤和鳃,而在脑和心脏组织中没有显著变化.据此推测, IFN-γ在斜带石斑鱼抵抗病毒感染的过程中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Ⅱ型干扰素;IFN-γ;基因表达;斜带石斑鱼;typeⅡinterferon;IFN-γ;gene expression;Epinephelus coioides
  • 5172.滩地美洲黑杨人工林皆伐对地表甲烷通量的短期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2011年4-7月,利用静态箱-快速甲烷分析仪(FMA)法,在岳阳市君山区长江外滩美洲黑杨人工成熟林对比观测皆伐区和未采伐区地表甲烷通量,结合同步观测的土壤温度、湿度和植被结构因子,分析皆伐对试验区地表甲烷汇功能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滩地美洲黑杨人工林土壤在未遭遇水淹年份(2011)生长旺季为甲烷的汇;2次观测显示,皆伐区的甲烷吸收速率均显著(P<0.001和P<0.05)低于未采伐区,分别仅为未采伐区的29%和22%,且皆伐改变了甲烷通量的日变化规律;皆伐导致土壤温度、湿度和植被结构等环境因子发生的变化共同导致了皆伐区甲烷汇功能的显著下降.
    关键词:甲烷通量;皆伐;美洲黑杨人工林;快速甲烷分析仪;静态箱;长江滩地
  • 5173.几种生长调节剂对幼龄檀香生长、心材形成和精油成分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采用树干注入的方法,研究6-苄氨基腺嘌呤、乙烯利、甲基紫精、茉莉酸等生长调节剂对6年生幼龄檀香生长、心材形成和精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树干注入各种生长调节剂对幼龄檀香树高和胸径的影响均不显著,但均能促成幼龄檀香形成具芳香气味的心材,且心材的质地与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心材较为一致;各处理促成的心材数量(扩展范围)差异极显著(P<0.01),心材数量大小的统计学顺序为甲基紫精处理=乙烯利处理>6-苄氨基腺嘌吟处理=对照处理>茉莉酸处理;各处理促成的心材精油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差异分别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6-苄氨基腺嘌呤处理的心材精油含量最高,平均相对含量为5.55%,平均绝对含量为8.77%,显著地高于其他各处理;各处理促成的心材精油成分组成基本一致,但α-檀香醇(P<0.05)和β-檀香醇含量(P<0.05)差异显著,乙烯利处理的α-檀香醇含量最高,平均相对含量为46.05%,6-苄氨基腺嘌呤处理的β-檀香醇含量最高,平均相对含量为23.25%;除茉莉酸处理促成的檀香心材精油没有达到檀香木油的国际质量标准以外,其他各处理均达到质量标准,这意味着幼龄檀香不仅可以提前“结香”,而且心材的形成受激素调控,6-苄氨基腺嘌呤很可能是调控檀香心材形成的重要激素之一.
    关键词:生长调节剂;檀香;心材形成;精油成分;精油质量;plant growth regulator;Santalum album;heartwood formation;oil composition;oil quality
  • 5174.未来情景下西南地区森林火险变化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采用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日值和加拿大森林火险天气指数系统,在50 km×50 km尺度下,分析IPCCSRES A2和B2情景下中国西南地区未来不同时段区域森林火险和森林火险期变化,为科学制定未来林火管理规划提供参考.气候情景数据使用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对中国区域1961-2100年SRES A2,B2情景下的气候模拟结果,计算研究区各格点森林火险天气指数( FWI),并利用ANUSPLIN软件把研究结果插值到1 km×1 km水平.结果表明:PRECIS模式对研究区的平均气温和月均降水均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气温和降水空间分布形态及中心区域与观测数值基本一致.A2和B2情景下西南地区火险期(11月至翌年5月)内森林火险天气指数平均分别增加1.66和1.40.A2和B2情景下2041-2050年火险期FWI平均变率分别为1.22倍和1.24倍,表明A2和B2情景下西南地区的森林火烧面积在2041-2050年可能比基准时段增加22%和24%,并且在火险高的月份潜在的森林火烧面积增加更为明显.与基准时段相比,2种情景下都表现出低火险日数明显减少和极高火险日数显著增加的趋势.A2和B2情景下,2041-2050年高、很高和极高火险等级总日数分别增加17和13天.建议根据未来森林火险和火险期变化特点,加强早期预警、火灾监测和可燃物管理等,提高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火险;火险期;西南地区
  • 5175.温度对金钱鱼卵巢发育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应用比色法、放射免疫测定法(RIA)、连续组织切片及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不同温度(23℃、26℃、29)℃处理6周对2龄金钱鱼卵巢发育过程中血清中蛋白磷(SPP)、蛋白钙(SPC)、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 E2,睾酮T)及肝和卵巢中卵黄蛋白原mRNA (vtg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结束(6周)时,23℃和26℃组卵巢中出现Ⅲ时相卵母细胞,29℃组仅出现Ⅱ时相卵母细胞.除肝体指数(HSI)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小外,其他检测指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实验中温度对血清中T水平无显著影响;3周时,23℃和26℃组性腺成熟指数(GSI)及血清中E2水平略高于29℃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6周时,两组GSI及血清中E2水平显著大于29℃组(P
    关键词:金钱鱼;温度;性类固醇激素;血清蛋白磷;血清蛋白钙;vtg表达;Scatophagus argus;temperature;sex steroid hormone;serum protein phosphorus;serum protein cal-cium;vtg mRNA expression
  • 5176.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以69种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国际植物物种绝灭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从濒危野生植物对生存环境适应性的角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和调查分析与科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立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估69种濒危野生植物受威胁等级标准.结果表明:被列为中国极小种群的69种野生植物全部处于濒危状态,Ⅰ级濒危的有2种,Ⅱ级濒危的有35种,Ⅲ级濒危的有13种,Ⅳ级濒危的有19种.
    关键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tiny population;wild plants;endangered levels;evaluation index system
  • 5177.应用nanoLC-MS/MS分析毛白杨次生维管系统的蛋白质表达谱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基于1DE的nanoLC-MS/MS方法分析毛白杨次生维管系统的蛋白质组,成功鉴定:14个蛋白质参与细胞分裂,7个转录因子,22个与细胞骨架相关蛋白质,31个与细胞信号转导相关蛋白质,14个与细胞壁相关蛋白质.显示这些蛋白质相应基因参与形成层活动的调控,为进一步了解木材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蛋白质表达谱;次生维管系统;毛白杨;LC-MS/MS;proteome profile;secondary vascular system;Populus tomentosa
  • 5178.基于月季微卫星标记的7个遗传相似系数比较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以月季品种的微卫星标记数据为基础,选择7个遗传相似系数对月季品种间遗传相似度进行计算,并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建立相应的系统树.通过遗传相似系数相关性、聚类结果一致性以及拟合优度等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的遗传相似系数在微卫星遗传分析中的适用性.分析数据显示7个系数之间相关系数介于0.726 ~1.000.共表型相关系数rc介于0.85~0.93,表明品种间遗传差异在基于UPGMA方法的聚类树状图中有良好体现.系统树之间的CI.指数范围为0.468 ~1.000,表明采用不同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7个遗传相似系数的S统计值介于16.24% ~ 29.90%,Russel and Rao系数最低,Simple Matching等3个系数S值均大于20%.综合考虑分子标记特点、物种杂合度、Kruskal拟合优度等因素,并结合聚类分析与品种谱系比较结果,研究认为Dice系数和Jaccard系数适用于月季的微卫星遗传分析,其次是Simple Matching系数.
    关键词:月季;品种;多倍体;微卫星标记;遗传相似系数;聚类分析
  • 5179.2种杨树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和季节动态变化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为了解三倍体毛白杨和健杨94树干皮层组织中内生细菌的群落多样性和季节动态变化,利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从2种杨树干部皮层中共计分离纯化细菌菌株5 32株,分属于26属47种,2种杨树内生细菌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从三倍体毛白杨中分离得到1 8属30个种,以根瘤菌属和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群;健杨94中分离得到16属22个种,以根瘤菌属、微杆菌属为优势菌群.杨树干部皮层植物内生细菌的多样性丰富.2种杨树内生细菌数量季节变化规律总体表现为夏秋2季均高于冬春2季.2种杨树在4个季节的优势菌群各不相同,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杨树;内生细菌;季节变化;多样性;16S rDNA;系统发育;poplar;endophytic bacteria;seasonal fluctuation;diversity;16S rDNA;phylogenetic diversity
  • 5180.基于地统计学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估计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苍林场二类调查的局级固定样地数据,利用地统计学的普通克里格法和协同克里格法对研究区域内森林地上生物量进行估计(协同克里格法以地上生物量为主变量,以胸高断面积为协变量),并对2种插值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内普通克里格法预测精度较低;而协同克里格法能够显著提高预测精度,所产生的均方根误差(RMSE)减少49.0%,平均标准误差(ASE)减少39.4%,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提高68.4%.通过插值得到整个林场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图,生物量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林场平均生物量密度为111.9 t·hm-2,总生物量达3.578 Tg;并从不同森林类型和龄组对生物量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尺度内基于固定样地和地统计学的生物量估计提供方法和参照.
    关键词:森林地上生物量;胸高断面积;普通克里格;协同克里格;空间分布格局图;forest above-ground biomass;basal area;ordinary kriging;cokriging;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map
首页  上一页  ...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