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408 篇 当前为第 514 页 共 541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 5131.楸树新无性系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对采自于河南省南阳市的21年生楸树新无性系宛楸8401和宛楸8402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金丝楸无性系进行木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个无性系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端面硬度、弦面硬度、径面硬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冲击韧性、弦向抗剪强度和径向抗剪强度差异极显著,宛楸8401和金丝楸相近,且显著优于宛楸8402;3个无性系的成熟材与幼龄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也表现出显著差异;与黄菠萝、核桃楸、红椿和香樟相比,宛楸8401和金丝楸与香樟和黄菠萝相近,优于红椿,但是比核桃楸稍差,宛楸8402与红椿相近.
    关键词:楸树;新无性系;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差异;Catalpa bungei;new clones;timber;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differences
  • 5132.大花黄牡丹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应用SRAP标记对西藏特有植物大花黄牡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用16对引物从5个自然居群79个单株中共检测到396个有效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57个.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 Ppl)为90.15%,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Hsp)平均为0.2521;居群水平上的Ppl为31.82%,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Ho)为0.069 4~0.342 8,平均值(Hpop)为0.130 7.上述遗传参数表明,大花黄牡丹具有丰富的物种遗传多样性,5个居群中自然居群C的遗传多样性最高(Ppl=82.32%,Ho=0.342 8).据AMOVA分析结果,总的变异中有41.58%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58.42%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居群分化较显著(ΦST =0.415 8,P<0.001),由POPGENE1.32得到的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430 9)和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计算的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所占比例(0.4816)也表明了类似的遗传结构.Mantel检测表明地理距离和Nei's遗传距离间相关不显著(P>0.05).利用NTSYSpc (2.1)软件构建大花黄牡丹5个居群79个个体的UPGMA聚类图,遗传相似系数变幅在0.47~0.99,大多数居群内的个体表现出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如居群B,D,E),但也有一些居群的个体未聚在一起(如居群C).依据大花黄牡丹居群遗传变异特点,初步探讨其保护和利用策略.
    关键词:大花黄牡丹;SRAP;居群;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
  • 5133.木材快速生长期内早材与晚材密度分布的数学描述初探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对树木生长及早晚材密度的分布规律进行理论研究.首先,利用正弦波函数与分段线性函数分别模拟环境温度与降雨量随年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其次,在分析环境温度与降雨量对树木生长速率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以生长时间为自变量、以树干半径为因变量的树木生长速率模型;在分析树木生长速率对木材早晚材的形成及其密度分布影响的基础上,构建早晚材密度分布模型.最后,以人工林杉木为例,一方面,利用有限差分法分别求解树木生长速率模型与早晚材密度分布模型;另一方面,采用软X射线密度分析仪测定木材径向的密度分布值,将密度的试验测量值与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对早晚材密度分布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可采用正弦波函数量化树木生长环境中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函数拟合的决定系数为0.907;树木生长环境中的降雨量周期性变化可用分段线性函数定量描述;2)树木生长速率模型可以定量分析温度与降雨量对树木生长的影响;3)早晚材密度分布模型可准确描述木材快速生长期内的早晚材密度沿径向的分布规律,为木材宏观密度与微观密度的内在联系给出定量的表述.
    关键词:温度;降雨量;树木生长速率模型;早晚材密度分布模型;temperature;rainfall;tree growth rate model;early wood and latewood density distribution model
  • 5134.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和铁杉年轮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研究四川卧龙亚高山森林岷江冷杉和铁杉树木年轮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气温的制约,卧龙地区岷江冷杉树轮宽度序列与当年2和4月月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多数月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相对湿度负相关;铁杉树轮宽度序列与上一年7月和当年2--4月月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与上一年10月和当年5月月平均降雨量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上一年7月及当年4和9月月平均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P≤0.05).
    关键词:树木年轮;宽度;气候要素;亚高山森林;岷江冷杉;铁杉;四川卧龙
  • 5135.金花茶查尔酮异构酶基因全长克隆与表达的初步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利用RT -PCR和RACE技术,从我国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花瓣中获得了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Cn-CHI,GenBank登录号HQ269805.1.碱基序列分析表明,Cn-CHI基因全长953bp,包含56 bp的5’非翻译区、204 bp的3’非翻译区和一个长为693 bp编码230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Cn-CHI基因编码蛋白与蔷薇科、杜鹃花科、茄科等植物的CHI蛋白同源性都在75%以上,与山茶科山茶属茶树CHI蛋白同源性高达99%.相对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n-CHI基因在金花茶花蕾发育过程中呈现先急剧上升后平缓下降的趋势;在花器官的不同部位中,Cn-CHI基因表达量最高的是雌蕊,其次是雄蕊,在萼片和花瓣中的表达量较低且相差不大.
    关键词:金花茶;查尔酮异构酶基因;序列分析;相对定量PCR;表达特性
  • 5136.先锋植物丰富度对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生长发育及护坡效益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乡土植物灌木化建植是高速公路边坡防护的重要途径.以成渝高速(永川段)为例,以西南地区2种典型的边坡绿化初始配置模式慈竹+野牛草、黄刺玫+黑麦草为基础,分别与紫穗槐、黄荆、狗牙根、芒等路域优势种以不同方式组合,研究先锋植物丰富度对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生长发育、早期演替及护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先锋植物丰富度可直接影响边坡植被的成坪时间、生物量积累,相同建植条件(边坡条件、播种密度等)下,初始绿化植物的种类越多,成坪时间越短,被积累的生物量也越多;2)先锋种数量与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有关(R2>0.995),相同演替阶段内,先锋种越多,群落的多样性水平(物种丰度、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等)越高;3)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水平与植被的护坡性能呈线性关系(R2 >0.995),多样性水平越高,植被的蓄水、保土能力越强,边坡内径流系数、土壤侵蚀模数越小.在边坡条件、播种密度等建植条件与建植措施一致的情况下,提高初始绿化植物的丰富度可有效改善边坡植被的护坡性能.
    关键词:先锋植物;植物多样性;水土保持;生态护坡;pioneer plant;plant species diversity;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 5137.沙棘良种‘黑棘6号’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黑棘6号’是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从蒙古引进品种‘乌兰格木’实生子代中优选出的优良无性系‘乌兰沙林’为育种材料,在黑龙江绥棱通过实生选种法选育出单一无性系,再经全国区域化试验评价选出.‘黑棘6号’少刺或无刺;百果质量可达60 g以上,盛果期果实平均产量达6 000 kg·hm-2.
    关键词:沙棘;良种;黑棘6号;Hippophae rhamnoides;cultivar;Heiji 6
  • 5138.3个树种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及指标筛选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采用盆栽方法,以卫矛、沙枣和美国白蜡实生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处理,对盐胁迫下各树种的形态表现、生理指标响应和矿质元素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植物的相对株高生长量和生物量都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膜透性、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加;盐胁迫后,Na+含量在根茎叶中逐渐升高,而K+在不同部位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在根中逐渐减少,在茎中无明显的变化;在叶片中,3个树种的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3个树种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卫矛>沙枣>美国白蜡,这与根据盐害症状表现的排序结果相一致.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14个耐盐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株高相对生长量、膜透性、脯氨酸、根茎叶中的Na+和K+含量是与耐盐性评价有重要相关的指标.
    关键词:盐胁迫;耐盐性;综合评价;指标筛选
  • 5139.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是针对回归函数依赖于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非线性关系而建立的.一阶线性化算法(FO)和条件一阶线性化算法(FOCE)为2种计算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参数的常用线性化算法.本文基于FOCE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随机效应参数计算方法,并利用树高生长数据和模拟数据对3种算法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FOCE算法得到的随机效应参数更能反映个体间的随机差异,并且拟合效果更好.
    关键词: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一阶线性化算法(FO);条件一阶线性化算法(FOCE);改进的FOCE算法
  • 5140.濒危植物凹叶厚朴幼苗更新及环境解释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凹叶厚朴为我国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由于其较高的药用价值,野生资源遭到无节制的盗砍,造成种群数的衰退和群落残败.调查浙江省遂昌县桂洋林场不同群落野生凹叶厚朴的更新状况,结果表明:凹叶厚朴种群大小级为不典型的“J”型,种群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凹叶厚朴以萌生更新为主,随着群落郁闭度的增加,萌生苗的比例增高,但不同群落平均萌枝数量、平均胸径及株高无显著差异.实生苗随着郁闭度的增加植株呈现变矮、变细的趋势;凹叶厚朴实生和萌生苗在不同群落中年龄结构差异均极大,针阔叶混交林中更新良好,针叶林大量高龄幼苗生长缓慢,且植株不易进入上层空间,常绿阔叶林中存在严重的更新不良现象;各群落中,更新幼苗株高和胸径增长量均随郁闭度的增加呈现极显著下降的趋势,其中实生苗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影响实生更新的主要环境因子为草本层盖度和厚度、枯落物盖度、腐殖质厚度及土壤含水率;影响种群萌生更新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群落的光照及温湿度.因此,降低上层林冠密度,减少草本层、枯落物等的覆盖对于维持种群的发展、缓解其濒危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凹叶厚朴;年龄结构;更新特征;幼苗生长动态;更新障碍;Magnolia officinalis subsp.biloba;age structure;re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seeding dynamics;regeneration obstacle
首页  上一页  ...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