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374 篇 当前为第 521 页 共 538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 5201.柳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CE-AFLP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利用毛细管电泳-AFLP技术,采用EcoR Ⅰ+3/Mse Ⅰ+3和Pst Ⅰ+2/Mse Ⅰ+3引物组合,对从国内外搜集的37份柳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11对引物共扩增出1 580条条带,多态性条带数为1 399条,多态率在80.65% ~ 94.67%之间,表明柳树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采用NTSYS-pc 2.10e软件对37份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相似系数0.63时,37份种质分为2大类,一类是乔木柳,一类除小乔木康定柳外,其余都为灌木柳.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基本一致,但筐柳组中簸箕柳P295和沙柳基因组水平上差异较大,P295与银芽柳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为柳树分子生物学分类、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及品种改良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柳树;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CE-AFLP;Salix;genetic diversity;genetic relationship;CE-AFLP
  • 5202.云南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森林植被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对森林植被的动态进行监测,通过考察植被的组成、结构、功能与其生境关系的时空变化过程,揭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森林植被及其生境的演变方向和机理进行科学研究并作出综合评价,有利于森林植被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李玉媛,2003).
    关键词:群落特征;地理成分;动态样地;常绿阔叶林;高黎贡山
  • 5203.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对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凋落物叶分解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采用凋落物袋法研究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对不同立地条件下马尾松林凋落物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解540天后,20,30和46年生林分凋落物叶干质量剩余率分别为63.57%,59.80%和65.50%,30年生林分与20,46年生林分差异显著;凋落物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二次函数关系(P<0.01),与土壤水分含量呈线性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凋落物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比值呈极显著三次函数关系(P<0.01);20,30和46年生林分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比值分别为0.91 ~ 14.99,0.49 ~4.57和0.63~11.25,且马尾松林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比值为0~4.0时凋落物叶分解相对较快,4.0~12.0时分解相对较慢.
    关键词:凋落物叶分解;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基质质量;三峡库区;needle litter decomposition;soil temperature;soil water content;substrate quality;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 5204.不同类型广玉兰的抗寒性评价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又名洋玉兰、荷花玉兰,属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属,常绿乔木,原产北美东南部(火树华,1990).1913年前后引入我国广州,故名广玉兰.广玉兰树姿端庄雄伟、枝繁叶茂、叶大光亮、花期较长且洁白芳香,耐烟抗风,尤其是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具有很高的抗性,具有很高的经济观赏价值,多用于城市绿化、园林景观设计中(曹受金,2006;温红等,2010).
    关键词:广玉兰;类型;抗寒性;相对电导率;半致死温度;叶片组织结构;Magnolia grandiflora;types;cold resistance;relative electric conductivity;semilethal temperature;leaf tissue structure
  • 5205.干旱区对降水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水分是干旱区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降水是干旱区最重要的水分来源.根据气候变化研究的预测,未来我国干旱区的降水格局会改变,包括降水量、降水频率和降水强度等.降水变化会影响干旱区的土壤变化,植被变化,土地荒漠化和水文变化等方面.我国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的降水有总体增加趋势,而部分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区的降水则出现减少趋势.降水的增加能够促进生物土壤结皮的发育,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被盖度,促使荒漠植被向草原植被方向发展,有利于土地荒漠化的逆转;另外,降水增加会增加河流的径流量和湖泊水量,促进洪水的发生,降水减少则具有相反的效应.这些研究有助于人们预测干旱区在未来降水格局改变之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对于天然植被保育以及荒漠化防治等实践工作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未来的研究需要加强实验,如增雨、升温、模拟氮沉降和CO2浓度增加等对干旱区的土壤、植被、荒漠化和水文等方面的影响,才能获得更有说服力的结果.
    关键词:干旱区;降水变化;土壤变化;植被变化;荒漠化;水文变化
  • 5206.蝇蛆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选用初始体质量约2.02 g 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960尾,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6种用蝇蛆粉替代饲料中0%、20%、40%、60%、80%、100%鱼粉配制的等氮(39.5%)等能(16.8 MJ/kg)饲料,分别记为 G0、G20、G40、G60、G80和 G100.养殖期为60 d.结果显示,黄颡鱼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受蝇蛆粉替代鱼粉水平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 G60~G100灰分含量与 G0相比显著升高(P0.05).与 G0相比, G20~G100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G40~G60肌肉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肌肉谷氨酸(Glu)、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天冬氨酸(Asp)等风味氨基酸和总风味氨基酸(TFA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 C14:0、C18:3n-3、DHA、EPA+DH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3 PUFA 含量和 n-3/n-6比值随蝇蛆粉替代鱼粉水平的升高而降低,其中 G60~G100显著低于 G0(P
    关键词:黄颡鱼;鱼粉;蝇蛆粉;肌肉品质;理化指标;氨基酸;脂肪酸;Pelteobagrus fulvidraco;fish meal;maggot meal;meat quality;physiochemical indices;amino acids;fatty acids
  • 5207.蜡梅品种的花粉形态学分类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对河南33个蜡梅品种进行花粉形态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蜡梅花粉属等极、左右对称型花粉,大小中等,多为长球形,以单粒形式存在,具2孔沟;外壁纹饰分疣状、蠕虫状、孔穴状及穴状4种类型;花粉形态(特别是花粉外壁纹饰、花粉形状及大小的差异)可作为蜡梅品种分类的参考依据之一;但其花粉性状与外部形态无明显的相关性.因此不支持单独以花粉形态特征来区分和鉴定蜡梅品种.
    关键词:蜡梅;花粉形态;品种分类
  • 5208.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建立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u_a_CI.),该指数能够同时表达出竞争木对对象木的上方遮盖和侧翼挤压.该指数取值范围为[0,1),无量纲,指数值越大,表明树体越小,所承受的竞争压力越大,清晰直观地表达林木在林分中所处的相对竞争态势.从理论上阐明大的竞争邻体比小的竞争邻体对对象木有更大影响,不仅反映在上方的遮盖也体现在侧方的挤压中.该指数与林木大小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常用的HEGYI竞争指数.在测量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该竞争指数将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单木;竞争指数;交角;大小比数;individual tree;competition index;intersection angle;neighbourhood comparison
  • 5209.不同经营模式对丹清河林场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林业局丹清河林场的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3种天然次生林为对象,以无干扰模式为对照,研究粗放经营模式和目标树经营模式对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中,相对于粗放经营模式和无干扰模式而言,目标树经营模式中以目标树为主的第1林层断面积值最大,占林分断面积百分比为95.00%,90.00%,87.00%,但第2,3林层断面积最小,形成了合理的林冠结构;2)目标树经营模式的林木平均密度(408 ~858株·hm-2)显著低于(P<0.05)粗放经营模式(992 ~1 917株·hm-2),而平均胸高断面积(18.18 ~46.03 m2·hm-2)与粗放经营模式(18.43 ~39.70 m2·hm-2)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树高(11.8~14.9 m)和平均胸径(15.94 ~27.34 cm)均显著高于(P<0.05)粗放经营模式(分别为7.1~11.0 m和10.18~19.00cm);3)粗放经营模式和无干扰模式60%以上的林木为小径木(12 cm以下),目标树经营模式60%以上为中径木(14 ~ 18 cm)和大径木(20 cm以上);4)粗放经营模式乔木层的多样性高于目标树经营模式;灌木层除阔叶林的多样性与目标树经营模式不可比外,其余林分的多样性均高于目标树经营模式;草本层的多样性则以目标树经营模式为最高;5)粗放经营模式只注重短期经济价值而忽略生态要求,无干扰模式只注重绝对生态保护而忽略人对森林资源的利用需求,二者都不符合人类经营森林的目标.目标树经营模式可改善群落和林冠结构,不仅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平衡生态功能,符合人类经营森林的目标.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森林经营模式;群落结构;植物多样性
  • 5210.夏季持续高温天气下无锡惠山游憩林内空气颗粒物变化特征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2012年夏季持续高温期间,对无锡惠山香樟林、湿地松林、栓皮栎林3种典型游憩林内TSP,PM10,PM2.5,PM1 4种粒径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同步观测小气候,分析3种游憩林内颗粒物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无锡惠山3种游憩林内颗粒物浓度日均值低于无锡市背景值,达到国家城市化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香樟林的TSP浓度和各游憩林的PM2.5浓度日均值达到我国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2)不同类型游憩林对各粒径颗粒物浓度的影响较大,TSP和PM10浓度在香樟林最低,在栓皮栎林最高;PM2.5和PM1浓度在湿地松林最低,在香樟林最高;小粒径颗粒物浓度所占比例PM10最高,达到56%以上.3)在5:00-19:00观测时段内,3种游憩林4种粒径颗粒物浓度整体表现为上午高、下午低的特点,高峰时间多数在7:00,低谷时间出现在15:00左右;不同粒径颗粒物出现高峰和低谷的时间有所差异.4)在夏季持续高温天气情况下,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对4种粒径颗粒物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颗粒物浓度变化受到多种气象因素共同影响.
    关键词:颗粒物;质量浓度;城市游憩林;日变化;无锡惠山;particle matter;mass concentration;urban recreational forest;diurnal change;Hui Mountain of Wuxi city
首页  上一页  ...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