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531.汽车车内噪声发生机理及控制方法
[汽车制造业] [2015-03-15]
本文以声学理论的概念阐述了车内噪声产生机理及传播途径,从减弱声源强度、控制噪声传播途径、吸声处理和主动噪声控制四个方面论述降低汽车车内噪声的方法。
关键词:汽车;噪声;产生机理;控制方法
-
51532.遥感法在机动车排放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3-15]
为对北京市现行的遥感测试法规增设HC和NO限值提供参考意见,进行了遥感监测设备的静态标准气体对比实验、遥感准确度与车速相关性实验和BASM5024工况法对比实验,结果显示:遥感法静态标准气体测试准确度高,均值相对误差不超过5%;车速低于40km/h时,CO和HC的遥感测量值变化不明显,但随着车速升高NO遥测值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与BASM5024工况法对比的结果表明,CO和NO的遥测值和工况值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而HC却没有。因此,经大量实验验证后可增设NO的排放遥感限值。
关键词:尾气排放;遥感监测;相关性分析
-
51533.高海拔环境下自然吸气柴油机功率与燃油消耗率的修正及控制
[汽车制造业] [2015-03-15]
以186FA柴油机为例,依据国家标准中功率调整和燃油消耗率换算方法,开发出自然吸气柴油机功率和燃油消耗率的高海拔地区大气修正的计算软件,实现了现场环境和标准环境之间功率和燃油消耗率的双向修正输出,便于应用在高海拔地区非增压柴油机的生产和实际使用的调试。由分析可知,机械效率对燃油消耗率的大气修正影响较大,且相比于标准推荐值,采用实测柴油机机械效率能提高功率以及油耗修正值的准确性。根据软件计算结果,通过喷油泵限油调整高原地区柴油机实际使用的最大功率,能控制其在高原地区的排气烟度,有效减少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柴油机;大气修正;高原;功率;燃油消耗率;烟度
-
51534.简论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
[汽车制造业] [2015-03-15]
世界汽车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都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如美国汽车工业是通过产业集群而领先于世界汽车工业的;日本汽车工业是利用基于精益生产的产业集群而迈入世界汽车工业前列的。对于汽车这一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关联产业多,配套环节多的产业,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都形成了汽车产业集群,如美国的底特律、德国的斯图加特和狼堡,以及日本的丰田、意大利的都灵等。世界汽车强国的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方
关键词:产业集群;世界汽车工业;集中度;美国汽车工业;规模经济效益;产业发展政策;精益生产;斯图加特;地区经济;轿车工业;
-
51535.齿轮箱复合故障诊断的信号共振分量能量算子解调方法
[汽车制造业] [2015-03-15]
当齿轮箱中的齿轮和轴承同时出现故障时,较弱故障特征往往会淹没在较强故障特征中,直接对振动信号做解调分析诊断故障通常会出现漏判或误判。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信号共振分量的能量算子解调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齿轮箱复合故障诊断中。该方法采用信号共振稀疏分解方法对同时含有齿轮和轴承故障的齿轮箱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将表征齿轮故障特征的高共振分量(幅值调制成分)和表征轴承故障特征的低共振分量(冲击脉冲成分)互相分离;然后分别进行能量算子解调分析,计算瞬时幅值;最后通过瞬时幅值谱分析分别诊断齿轮和轴承故障,进而实现齿轮箱复合故障的诊断。仿真算例和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故障诊断;齿轮箱;共振稀疏分解;品质因子;能量算子解调
-
51536.基于分数阶滑模控制的挠性航天器姿态跟踪及主动振动抑制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5-03-15]
针对挠性航天器姿态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模糊自适应理论、分数阶理论、滑模控制理论和主动振动补偿综合特性的复合控制律。首先,在传统挠性航天器姿态控制模型基础上,推导出姿态模型的具有复合扰动的一般非线性系统形式,利用模糊自适应理论对复合扰动进行万能逼近,结合分数阶理论与滑模控制理论设计分数阶滑模控制律,进一步使用Lyapunov理论与分数阶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其次,针对航天器挠性模态模型,利用压电智能材料的控制方法,设计具有应变速率反馈特性的挠性模态补偿器。最后,数值仿真验证了模糊自适应分数阶滑模控制律的有效性与良好的控制性能。
关键词:航天器;姿态控制;分数阶滑模;分数阶微积分;模糊自适应
-
51537.某中型客车进气噪声声学优化
[汽车制造业] [2015-03-15]
通过对某中型客车空气滤清系统的声场仿真计算和整车进气噪声试验分析,提取其进气噪声声源特性并进行了声学优化。首先采用四负载法提取进气噪声声源特性,建立进气系统声学边界元模型,预测进气系统进气口噪声并与试验测试数据对比,验证提取声源的准确性;然后进行整车进气系统噪声试验,分析进气噪声频谱特性,确定消声频率;最后通过仿真设计了消声元件,并提出优化方案用于实车验证。整车进气噪声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进气系统声学特性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商用客车;进气噪声;声源特性;声学优化
-
51538.快速线调频小波原子滤波与尾传动轴振动辨识
[汽车制造业] [2015-03-15]
针对直升机尾传动轴振动辨识问题,提出了基于快速线调频小波匹配追踪的原子滤波算法,并进行了振动辨识。该算法基于快速线调频小波匹配追踪稀疏分解算法,通过对分解得到的稀疏原子进行带通、幅值滤波的预处理,采用基于原子几何框架重叠与邻近原则的原子选择和基于原子调频斜率差异特性的毛刺原子去除方法,实现了特征原子的筛选。实验研究表明,快速线调频小波匹配追踪算法能够得到尾传动轴的稀疏分解,并能准确识别机械系统的振动特征;采用相应原子滤波方法成功分解得到了尾传动轴上的尾桨激励振动特征信号。
关键词:信号处理;振动辨识;线调频小波匹配追踪;尾传动轴
-
51539.自卸车驾驶室悬置系统试验与优化
[汽车制造业] [2015-03-15]
对某自卸车进行道路试验,采集不同速度及路况下的振动信号并进行分析,建立了驾驶室悬置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针对3种典型工况,以前、后悬置弹簧刚度与减振器阻尼为因子,运用ADAMS优化模块对驾驶室悬置参数进行优化,得出3组适合该车型的参数匹配值,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技术对这3组值进行再优化,最终确定1组适合3种典型工况的驾驶室悬置最佳匹配值。
关键词:自卸车;驾驶室悬置系统;NVH;ADAMS;优化
-
51540.基于车辆平顺性分析的橡胶衬套动态特性建模
[汽车制造业] [2015-03-15]
橡胶衬套的动态特性与载荷的激振频率、幅值等因素相关,其模型的准确性影响车辆平顺性的仿真精度。建立了包含材料弹性、粘弹性与弹塑性的橡胶衬套动态模型,分别采用多项式、分数导数与Bouc-wen模型描述橡胶衬套的弹性、频率相关性及振幅相关性。通过参数辨识确定衬套模型参数并进行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
关键词:橡胶衬套;动态特性;平顺性分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