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1 篇 当前为第 137 页 共 282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1361.黑米黑芝麻复合谷物乳稳定剂配方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以黑米和黑芝麻为主要原料研制复合谷物乳饮料,探讨了蔗糖脂肪酸酯、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CMC、琼脂、海藻酸钠,黄原胶及卡拉胶对谷物乳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筛选出最佳的乳化剂和增稠剂的组合和用量.结果表明:采用0.11%蔗糖脂肪酸酯,0.12%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和0.13% CMC复合而成的稳定剂可有效提高黑米黑芝麻复合谷物乳的稳定性,且所得黑米黑芝麻复合谷物乳色泽纯正、口感细腻.
    关键词:黑芝麻;黑米;谷物乳;稳定性
  • 1362.粮谷中三环唑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建立了玉米、大麦、糙米、大米、小麦5种粮谷基质中三环唑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丙酮涡旋振荡提取,再经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由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的定量限为0.01 mg/kg,标准品浓度在2.5~80 n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粮谷样品在0.01、0.02和3.00 m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72.1%~95.6%、73.0%~ 95.4%、80.1%~99.2%,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在2.2%~7.4%.本方法方便、快速、溶剂消耗低、灵敏度高、回收率稳定,可以满足进出口粮谷中三环唑残留量的检测需求.
    关键词:粮谷;三环唑;残留量;液相色谱-质谱/质谱;cereal;tricyclazole;residual quantity;HPLC-MS/MS
  • 1363.玉米赤霉烯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由镰刀菌产生的具有雌激素作用的真菌毒素,是世界上污染范围最广的一种镰刀菌素.由于物理、化学脱毒法存在较大弊端,生物去毒方法因其特异性、高效性及环境友好而日益被科学界所关注.目前玉米赤霉烯酮生物降解主要是微生物降解作用,本文紧跟国内外玉米赤霉烯酮的生物降解情况,文章介绍了降解菌株的种类,降解能力和最佳降解条件,包括降解产物毒性,降解酶基因的发掘,以及降解菌株和酶的应用方向及前景.
    关键词: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生物降解;mycotoxins;zearalenone;biodegradation
  • 1364.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花生酸败特性检测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酸价、过氧化值是衡量花生贮藏过程中氧化酸败的重要指标,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分析,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花生酸价、过氧化值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并对平滑、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归一化等多种预处理方法对建模准确性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原始光谱数据采用一阶微分处理的方法建立的模型其预测效果最佳,酸价模型的主成分维数为10,决定系数为0.955,均方根误差为0.080;过氧化值模型的主成分维数10,决定系数为0.940,均方根误差为0.459.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用于花生酸价、过氧化值的快速无损检测.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花生;酸价;过氧化值;偏最小二乘法;NIR (Near Infrared Spectrum);peanut;acid value;peroxide value;partial least-squares (PLS)
  • 1365.绿茶粉粒径对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绿茶粉内含物丰富,不同粒径的绿茶粉添加到小麦粉中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不同.本试验制备3种粒度的绿茶粉,添加到小麦粉中,利用粉质仪、拉伸仪和面筋仪测定面团的流变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绿茶粉粒径的减小,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及稳定时间均显著增大;面团经过一定时间的醒发后,添加粒径20μm绿茶粉面团的拉伸曲线面积、拉伸比例最大,不同粒径的绿茶粉面团拉伸阻力R50及延伸度变化不大;面筋强度试验中,绿茶粉粒径越小,面团的抗扭力增加,面筋强度增强;综合可以看出绿茶粉的添加有利于改善小麦粉面团的面筋网络结构,优化其加工性能.
    关键词:绿茶粉;面团;流变学;粉质;拉伸;面筋强度
  • 1366.酸解氧化小麦淀粉的制备及性能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盐酸为酸解剂,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对酸解小麦淀粉的制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次氯酸钠用量、酸解氧化顺序对酸解氧化小麦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采用糊滴定法测定羧基含量.比较了小麦淀粉、酸解小麦淀粉、氧化小麦淀粉及酸解氧化小麦淀粉性能.结果表明,制备酸解氧化小麦淀粉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h,pH9.0,先酸解后氧化顺序优于先氧化后酸解顺序.小麦淀粉经酸解氧化后,其抗酸性、抗碱性、冻融稳定性均得到改善,蓝值增加,膨胀能力降低.小麦淀粉经酸解、氧化后,热稳定性变差;酸解提高了小麦淀粉的熔融焓,而氧化使其熔融焓降低.
    关键词:小麦淀粉;酸解;氧化;性能;wheat starch;acidolysis;oxidization;property
  • 1367.微波预处理压榨茶叶籽油及其氧化稳定性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采用微波预处理压榨法提取茶叶籽油,与烘烤后压榨法在提取率、理化性质和氧化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压榨茶叶籽油得率比120℃烘烤后压榨得油率高9.6%,为21.81%,油脂提取率为77.5%;微波预处理压榨茶叶籽油的理化性质与60、80℃烘烤后压榨茶叶籽油无明显差异;微波预处理压榨茶叶籽油氧化稳定性高于60℃烘烤后压榨的茶叶籽油,适当升高烘烤温度,压榨茶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升高,当烘烤温度达到120℃时,其氧化稳定性下降.
    关键词:茶叶籽油;微波;压榨;氧化稳定性;共轭二烯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ea seed oil;microwave;squeeze;oxidation stability;conjugated diene value;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 (TBARS)
  • 1368.复热方式对冷冻馒头质构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将新鲜烹制的馒头冷冻存放后,分别采用自然解冻、蒸汽复热和微波-蒸汽复热进行处理,对比分析不同复热方式对馒头质构和消化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自然解冻的馒头因储藏过程中淀粉的重结晶和失水,碘蓝值减小,硬度增加,弹性、黏聚性和咀嚼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性能变差.蒸汽复热可有效补偿馒头失水使其质地和消化特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微波-蒸汽复热引起馒头失水加重,质地稍有劣化,但淀粉和蛋白质的可消化性得到较好的改善.
    关键词:冷冻馒头;蒸汽复热;微波-蒸汽复热;质构;消化特性
  • 1369.不同糊化度籼米淀粉在贮藏过程中结晶性和抗性淀粉的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本试验以籼米淀粉为原料,经完全和部分糊化后,在25、4和-18℃贮藏过程中分别测定其结晶性和抗性淀粉的变化,结果表明:完全糊化淀粉在25、4和-18℃贮藏过程中,结晶度从0%分别增至7.98%、12.53%和11.77%,相应的抗性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4.1%、8.6%、6.5%与起始时相比,增加了2.7%、7.2%、5.1%;部分糊化淀粉的结晶度从11.14%分别增至19.11%、24.45%和22.89%,相应的抗性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13.8%、17.8%、15.8%,与起始时相比,增加了5.7%、9.7%、7.1%.部分糊化淀粉和完全糊化的淀粉相比,在相同的贮藏温度下,部分糊化淀粉结晶速率较快,抗性淀粉和慢消化淀粉的含量较多;与-18℃和25℃贮藏温度相比,4℃结晶速率较快,更易形成抗性淀粉.
    关键词:籼米淀粉;糊化度;老化;抗性淀粉;indica rice starch;different gelatinization degree;retrogradation;resistant starch
  • 1370.混合菌种发酵对豆豉抗氧化性影响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通过混合菌种发酵豆豉,提高豆豉的抗氧化能力.选用高产蛋白酶菌株枯草芽孢杆菌D2、D8、D10和β-葡萄糖苷酶产生菌枯草芽孢杆菌U35进行单菌种和混合菌种发酵豆豉,测定其中的抗氧化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比较豆豉铁氰化钾还原能力、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能力差异,同时分析其抗氧化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混菌豆豉的苷元型异黄酮含量明显提高,D2U35、D8U35、D10U35混菌豆豉比D2、D8、D10单菌豆豉分别增加了59.71%、68.18%、54.83%.豆豉中抗氧化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比蒸煮大豆高31.20%~45.19%.混菌豆豉铁氰化钾还原能力、对[·O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比单菌豆豉高约22.02%、38.62%,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单菌豆豉基本相同.混菌豆豉苷元型异黄酮含量对抗氧化性质影响较大.
    关键词:豆豉;黄酮类化合物;异黄酮;抗氧化能力
首页  上一页  ...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