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1.在不同营养水平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对肉鸡抗氧化功能、黏膜免疫及回肠菌群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采用2×2因素设计,研究在不同营养水平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对内鸡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和肠黏膜抗氧化性能、肠黏膜IgG和SIgA及回肠菌群的影响,评价益生菌在宿主内的免疫效应及其机理.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320只,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饲喂以下4种日粮:(1)正对照组(NC):基础日粮;(2)负对照组(LC):低能低蛋白日粮,使基础日粮的代谢能降低320 kJ/kg,粗蛋白均降低0.85%;(3)试验1组(NP):基础日粮+0.01%益生菌;(4)试验2组(LP):低能低蛋白日粮+0.01%益生菌.结果表明,在不同营养水平下,益生菌能提高21d肉鸡的胸腺指数(P<0.01)、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但不影响42 d免疫器官指数(P>0.05),可显著提高肉鸡21 d血清和肠黏膜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P<0.05),降低肉鸡21 d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P<0.01),对21 d肠黏膜MDA含量也有降低趋势(P =0.057),能极显著提高42 d血清T-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 (P <0.01),显著降低42 d血清和肠黏膜MDA的含量(P<0.05);在不同营养水平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对肠黏膜IgG的含量有提高趋势(P =0.077),显著提高42 d肠黏膜IgG和SIgA含量(P<0.05),能显著降低21 d、42 d回肠大肠杆菌数量(P<0.05),极显著提高21 d回肠乳酸杆菌的数量(P<0.01),对42 d回肠乳酸杆菌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添加益生菌能促进肉鸡前期的免疫器官生长和发育,增强血液和肠黏膜的抗氧化功能,促进肠黏膜免疫球蛋白分泌,并能促进回肠乳酸杆菌增殖,抑制大肠杆菌增殖.
关键词:营养水平;益生菌;肉鸡;抗氧化功能;黏膜免疫;菌群
-
1332.大米源硒代多肽的酶法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以富硒碎米为原料,研究了大米含硒蛋白提取条件、硒代多肽的酶法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NaOH浓度为0.07 mol/L、料液比1∶20 (m/V)、40℃下提取3h时可获得蛋白含量、硒含量分别为80.18%和0.583mg/kg的大米含硒蛋白.相对于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水解大米含硒蛋白可获得具有更高抗氧化活性的多肽.在胰蛋白酶与底物浓度比1∶10,底物质量浓度60g/L,pH9.0,温度50℃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下,所得大米硒代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78.19%.因此,碱法提取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大米含硒蛋白的提取方法,胰蛋白酶水解可获得较高抗氧化活性的大米硒代多肽.
关键词:大米蛋白;硒;多肽;酶水解;抗氧化活性
-
1333.转基因水稻Bt63的外源基因相对含量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为分析转基因Bt63稻米外源基因含量,利用新型、灵敏和高通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RBE-4作为转基因水稻的内源参照基因,通过梯度稀释法,分别获得了Bt 63和RBE-4基因的D值与起始模板相关性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 6和0.995 4.通过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Bt63)和内标基因(RBE-4)起始模板数的比较,测定了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相对含量,这项研究将为建立转基因水稻抗虫能力评价体系和转基因稻谷的流通和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Bt63);内标准基因(RBE-4);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transgenic rice;exogenous gene Bt63;endogenous reference gene (RBE-4);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technique
-
1334.挤压组织化对小麦面筋蛋白结构影响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通过分析挤压组织化对小麦面筋蛋白的影响,探讨了小麦面筋蛋白挤压组织化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挤压组织化使小麦面筋蛋白的亚基以二硫键和酰胺键的形式发生聚合.挤压过程中有大量的二硫键生成,维持小麦组织化蛋白(TWP)的主要化学作用力是二硫键和非共价键的交互作用,其次是非共价键.挤压组织化并未完全破坏小麦面筋蛋白的二级结构,而是部分α-螺旋、无规则卷曲、β-折叠转化成了较稳定的β-转角.
关键词:小麦面筋蛋白;挤压组织化;蛋白质交联;二硫键;二级结构
-
1335.无患子油脂的提取、理化性质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研究了无患子油脂的提取条件、理化性质和以该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油脂提取最佳条件:石油醚体积与种籽质量比5∶1,提取时间为2h,提取温度为70℃,无患子得油率为42.0%;无患子油脂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二十碳烯酸、山嵛酸、芥子酸等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91.85%,其主要理化性质为酸值:4.1 mg KOH/g、皂化值:184.83 mg KOH/g、碘值:110.16 gI2/100 g、折光率:1.480 8,脂肪酸组成、质量分数及理化性质等符合生物柴油标准.应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无患子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为:油醇物质的量比1∶6、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2%、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60℃,转化率为93.6%.并对无患子生物柴油性能进行了检测,它与0#柴油、国标GB/T 20828-2007《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相接近,它是一种理想的0#柴油的替代品.
关键词:无患子油;提取;理化性质;生物柴油
-
1336.小桐子种子储藏条件的优化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将含水量分别为6.0%、8.0%、10.0%的小桐子种子,分别进行常规包装、密闭包装后在20、30、40℃的条件下储藏100 d,每20 d测定1次小桐子种子的含油量、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和过氧化值,研究小桐子种子在不同储藏条件下主要品质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种子含水量的增加以及储藏时间的延长,小桐子种子含油量下降,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和过氧化值增加.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小桐子种子含水量、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进行优化,得到小桐子种子适宜的储藏条件为:采用常规包装,小桐子种子含水量5.0%,储藏温度15℃.在适宜的储藏条件下,将小桐子种子放置于避光干燥处储藏150 d后,小桐子种子含油量和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过氧化值略有上升.
关键词:小桐子种子;储藏条件;含油量;游离脂肪酸;过氧化值;Jatropha curcas seed;storage condition;oil content;free fatty acid;peroxide value
-
1337.小麦胚芽抗肿瘤活性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脱脂小麦胚芽水溶性提取物经过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Superdex200凝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抗肿瘤活性蛋白WGWSP11.WGWSP11经高效液相凝胶色谱鉴定显示为单一对称峰,经还原、非还原的SDS-PAGE分析均为单一蛋白染色条带,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1 kDa.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显示,WGWSP11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细胞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MDA-MB231的影响最为显著,且对正常细胞人胚肾细胞HEK-293的毒性作用很小.这些结果可以为进一步开发小麦胚芽抗肿瘤功能性食品或药物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小麦胚芽;活性蛋白;分离;纯化;抗肿瘤活性;wheat germ;active protein;separation;purification;anti-tumor activity
-
1338.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评定豆粕粉碎粒度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选用1.0、1.5、2.0、2.5和3.0 mm筛孔孔径的筛片粉碎得到粒度为432、505、637、717、805 μm的豆粕,然后制成粉状配合饲料和颗粒饲料.对豆粕及不同粒度基础配制的粉状配合饲料和颗粒料分别进行胃蛋白酶-胰酶体外模拟酶解法测定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筛片孔径从1.0 mm扩大到3.0 mm,豆粕粉碎样品的粒度也从432μm增大到805 μm,筛孔孔径与粒度间具有线性关系(P<0.01);选用浓度为70mg/mL胃蛋白酶和16 mg/mL胰蛋白酶进行体外模拟消化,随豆粕粒度的增加,豆粕、粉状配合饲料、颗粒料体外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消化率均随豆粕粉碎粒度的增加均呈现降低.豆粕和颗粒料的体外消化率随豆粕粉碎粒度减小呈线性提高(P<0.01),但粉状配合饲料消化率随豆粕粉碎粒度的变化未出现明显的线性规律(P =0.443、P=0.113).505 μm组和637 μm组均可得到较高的消化率,但考虑到加工成本问题,637μm可作为豆粕在仔鸡颗粒料最适粉碎粒度,即2.0 mm为制作仔鸡颗粒料的粉碎机筛片最佳筛孔孔径.
关键词:豆粕;粒度;胃蛋白酶-胰酶;体外消化法;消化率
-
1339.无机陶瓷膜处理的碱炼废水用于大豆油酶法脱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采用无机陶瓷膜过滤技术处理食用油脂加工的废水,并将处理后废水应用于油脂脱胶工艺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油脂废水酶法脱胶的最优工艺条件:陶瓷膜处理后的碱炼水洗废水添加量2%,加酶量30 mg/kg,温度45 ℃,时间4h,搅拌速度100 r/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进行脱胶试验,测定脱胶油中的磷含量为4.15 mg/kg,同时在表压300 kPa条件下,采用陶瓷膜处理后的碱炼水洗废水脱胶,加工大豆油可节省蒸汽消耗0.016吨/吨油.
关键词:毛油;陶瓷膜;碱炼废水;磷脂酶A1;脱胶
-
1340.甘油钠催化大豆油甘油解制备单甘酯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5-15]
采用甘油钠催化大豆油甘油解制备单甘酯,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甘油钠添加量和底物物质的量比进行了研究,得到选定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175℃、甘油钠添加量(油重)为2.4%、底物物质的量比(大豆油和甘油)为1∶4和甘油解反应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反应得到的甘油酯混合物中,单甘酯质量分数为53.1%.采用二级分子蒸馏纯化单甘酯产品,粗甘油酯在Ⅰ级分子蒸馏(140℃)除去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在Ⅱ级分子蒸馏(190℃)纯化单甘酯,得到纯度为93.0%的单甘酯产品,单甘酯回收率为96.8%.
关键词:甘油钠;分子蒸馏;单甘酯;sodium glycerinate;molecular distillation;monoacylglyce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