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1.冷榨葡萄籽饼粕超微粉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以未榨油的红色酿酒葡萄品种8804葡萄籽超微粉(对照组)为对照,对其冷榨饼粕超微粉(试验组)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的蛋白质、粗纤维及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1.11%、37.1%和5.52%,均高于对照组的10.16%、31.4%和5.01%;同时,粗脂肪和VE在试验组中也有相当高的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1.03%、12.19mg/kg;此外,天然抗氧化剂多酚在试验组中的含量也相当丰富,为质量分数8.29%,且原花青素质量分数为2.58%.因此,冷榨葡萄籽饼粕超微粉营养物质丰富,具备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冷榨;葡萄籽;饼粕;营养成分;分析
-
1312.拟南芥籽油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利用响应面法对拟南芥籽油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拟南芥籽油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确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拟南芥籽油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提取时间55min,超声功率400 W,提取温度55℃.在最佳条件下,拟南芥籽油提取率为38.01%.
关键词:拟南芥籽油;超声波提取;响应面法;Arabidopsis thaliana seed oil;ultrasonic extractio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
1313.芝麻油浓缩磷脂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以水代法和机榨法制取的芝麻毛油静置沉淀后的底部沉淀物(即芝麻油脚)为原料,利用正己烷萃取除杂、水化浓缩及絮凝分离的方法从中提取芝麻油浓缩磷脂,并对水化浓缩和絮凝分离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己烷萃取除杂(条件为料液比1∶8、时间6h、温度25℃)后芝麻油脚中固体不溶性杂质含量从21.25%降低至0.04%;水化浓缩的最佳条件为水与萃取除杂油脚质量比4.5∶1、水化时间40 min、水化温度85℃,水化浓缩后丙酮不溶物含量从3.41%提高至45.87%;絮凝分离的最佳条件为预热温度40℃、反应温度90℃、NaCl添加量3%、反应时间20 min,所得浓缩磷脂的丙酮不溶物含量为56.82%.
关键词:芝麻油脚;浓缩磷脂;正己烷萃取;水化浓缩;絮凝分离;sesame oil sediment;phospholipids concentrate;n-hexane extraction;hydration concentration;flocculation separation
-
1314.甘油钙固体碱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利用甘油和高温焙烧(900℃)废弃鸡蛋壳制得的氧化钙制备了固体碱催化剂甘油钙,研究了甘油钙在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中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甲醇与大豆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经元素分析仪分析结果确定催化剂为二甘油钙(Ca(C3H7O3)2).在催化剂焙烧温度为250℃、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5%、甲醇与大豆油物质的量比为8∶1、反应时间为5h的条件下,生物柴油收率在86%以上.
关键词:废弃鸡蛋壳;甘油钙;大豆油;酯交换反应;生物柴油;waste egg shell;calcium glyceroxide;soybean oil;transesterification;biodiesel
-
1315.国内初榨橄榄油品质特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以国内种植的油橄榄为原料,研究了油橄榄品种、成熟度以及堆放时间对初榨橄榄油脂肪酸组成、酸值、过氧化值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油橄榄的初榨橄榄油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差异较大,油酸含量范围65.85% ~80.08%,亚油酸含量范围2.61%~17.18%;初榨橄榄油的酸值随油橄榄成熟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鄂植8号酸值(KOH)从0.35 mg/g下降到0.26 mg/g;紫果的初榨橄榄油过氧化值低于青红果和红果;油橄榄堆放时间延长会使初榨橄榄油的过氧化值略有增加,而酸值的增加程度因品种而异.不同形式的油橄榄初榨橄榄油在风味上均能很好地区分.
关键词:油橄榄;初榨橄榄油;品质;风味;电子鼻;olive;virgin olive oil;quality;flavor;electronic nose
-
1316.HPLC-FLD快速测定大豆中的多环芳烃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建立了大豆中多环芳烃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乙腈-四氢呋喃(1+1)提取大豆中的多环芳烃,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光谱(HPLC-FLD)法测定多环芳烃含量.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7~0.61 μg/kg和0.27 ~ 2.04 μg/kg,线性范围为2~ 200 μg/kg,回收率在81.7% ~96.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10% ~ 10.44%之间.
关键词:HPLC-FLD;大豆;多环芳烃;HPLC-FLD;soybean;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
1317.磷脂酶C在酶法脱胶中的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磷脂酶C(PLC)是一种作用于甘油磷脂C3位上甘油磷酸酯键的脂类水解酶,水解产物为甘油二酯及有机磷酸酯(磷酸胆碱、磷酸乙醇胺或磷酸肌醇等).应用PLC进行酶法脱胶因具有显著提高毛油精炼率的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主要介绍了PLC酶法脱胶的原理、研究进展及PLC酶法脱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推动PLC酶法脱胶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
关键词:磷脂酶C;植物油;酶法脱胶;phospholipase C;vegetable oil;enzymatic degumming
-
1318.响应面法优化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催化合成甾醇共轭亚油酸酯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以皱褶假丝酵母(Candida rugosa)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正己烷体系中催化植物甾醇与共轭亚油酸合成甾醇共轭亚油酸酯.以植物甾醇酯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酸醇摩尔比6∶1,反应温度40℃,酶用量9.6%(占底物质量),反应时间87 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达97.5%.
关键词: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植物甾醇;共轭亚油酸;甾醇共轭亚油酸酯;响应面法;Candida rugosa lipase;phytosterols;conjugated linoleic acid;sterol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ester;RSM
-
1319.沙枣种子油的理化性质及其清除自由基能力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以新疆野生小果沙枣种子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沙枣种子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并对其理化性质及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枣种子油主要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49.12%、油酸37.26%、棕榈酸3.91%和硬脂酸1.63%,以及少量的二十碳烯酸0.64%、二十碳烷酸0.22%和木焦油酸0.23%.沙枣种子油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OH、DPPH·、O-2·的清除率分别为87.05%、55.27%、60.21%.沙枣种子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作为食用油脂加以开发利用.
关键词:沙枣种子油;理化性质;自由基清除能力
-
1320.主要地理气候因子对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以广西的南宁、岑溪、柳州、龙胜等10处采样点的岑溪软枝油茶种质为材料,研究了经度、纬度、海拔、年均温度、年均降雨量等地理气候因子对岑溪软枝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区域的岑溪软枝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除棕榈酸外,油酸、亚油酸、硬脂酸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但总体上,相关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对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影响较小,而对油酸和亚油酸的影响较大.其中,经度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不明显,而纬度、海拔高度显著影响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增加,油酸含量增高,亚油酸含量则降低.年均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油酸含量的下降,年均降雨量的增加有利于油酸含量的积累,而低温或降雨量的增加则会导致亚油酸含量的降低.
关键词:地理气候因子;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影响;geographical and climatic factors;oil-tea camellia seed oil;fatty acid composition;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