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1.做青工艺对乌龙茶香气组成化学模式的影响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14-11-12]
在室内控温控湿环境[(22±1)℃、RH(71±4)%]条件下,借助茶叶香气成分GC-MS 指纹图谱检测和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平台,以清香型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工艺制法在制品和毛茶为对照样,探讨了做青工艺[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做青强度(摇青次数)]对做青叶在制品香气组成特征的影响。通过“云图”绘制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晾青失水”可明显改变做青叶在制品香气组成的化学模式,伴随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的加重,α-法呢烯、苯乙醛、香叶醇、3-己烯-1-醇和(Z)-己酸-3-己烯酯含量逐渐增多,而叶绿醇、吲哚、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乙基苯等成分含量则呈减少趋势,但仅结合不同强度的“单次摇青”将无法促成乌龙茶特有香型品质。做青是形成乌龙茶特殊香型品质的关键工序,带有类似花果香型的吲哚、反式-橙花叔醇和苯乙醛等香气成分可作为乌龙茶做青工艺品质控制的主要化学评测指标。
关键词:乌龙茶;做青工艺;香气成分;模式识别
-
2062.茶树硝酸根转运蛋白基因NRT2.5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14-11-12]
通过RACE 克隆从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叶片中获得NRT2.5 基因cDNA 全长序列。所得基因序列全长为2 45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 362 bp,编码454 个氨基酸,推测蛋白分子量为48.7 kD,理论等电点为9.6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可可树、拟南芥等的NRT2.5 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且其编码的蛋白质具有NRT 家族共有的结构特征。实时定量PCR 分析表明,NRT2.5 基因在茶树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主要在成熟叶和根中表达;不同氮浓度处理后,茶树NRT2.5 基因在低浓度下的表达量高于高浓度下。
关键词:茶树;NRT2.5;基因克隆;定量表达分析
-
2063.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导叶板螺旋运动模型研究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14-11-12]
为减少滚筒式杀青机中螺旋导叶板设计的盲目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精度,分析了对数螺旋线的螺旋角对滚筒式杀青机生产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在导叶板螺旋运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分段设计导叶板的方法,并采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 对滚筒杀青机筒内流场进行仿真分析。通过研究杀青叶在仿真固定螺旋升角与分段设计的导叶板在杀青机稳定工作时的受热状况,以及杀青叶在滚筒中的推送情况,验证了分段设计导叶板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绿茶的杀青品质。
关键词:杀青;螺旋导叶片;螺旋线;螺旋升角
-
2064.食品饮料季度分析报告——2014年一季度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 [2014-11-11]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食品饮料工业仍保持增长态势。2014 年1-2 月,食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872.3 亿元,同比增长12.4 %,利润总额235.2 亿元,销售利润率8.2%。饮料行业实现销售收入8267.3 亿元,同比增长12.1%,利润总额711.1 亿元,销售利润率8.6 %。
关键词:食品饮料;行业运行分析;市场竞争分析;企业经营分析
-
2065.酒类行业季度分析报告——2014年一季度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14-11-10]
2014 年,酒类行业的艰难之年,行业整体小幅下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 年1-2 月,酒类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销售收入达1342.9 亿元,同比下跌2.29%,利润总额达160.7 亿元,同比下跌近两成,销售利润率为12.0%,同比下降2.08 个百分点。
关键词:酒类行业;运行分析;市场竞争分析;企业经营分析
-
2066.茶叶提取物对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机理研究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14-11-07]
研究了茶叶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B16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并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分别用茶黄素单体(TF1)、EGCG、纯度为40%的茶黄素(TF40)处理细胞,然后观察细胞形态,并以溴化二苯四偶氮法(MTT 法)测定受试物对黑色素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左旋多巴为底物测定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细胞中的黑色素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各化合物对B16 黑色素瘤细胞形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细胞活性、酪氨酸酶浓度和黑色素合成量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这3 种茶提取物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黑色素合成,从而达到美白的效果,且茶叶提取物的效果优于Vc。
关键词:茶叶提取物;B16 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酪氨酸酶;机理
-
2067.14种植物精油对茶尺蠖行为的影响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14-11-07]
为获得能够应用于茶园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推—拉”策略的行为调节剂,在室内测定了茶尺蠖成虫对14 种植物精油的趋性反应,及植物精油对茶尺蠖雌虫产卵行为的干扰作用,并采用叶碟法测定了植物精油对茶尺蠖幼虫的拒食作用。结果表明,罗勒、迷迭香、肉桂、茴香及天竺葵5 种植物精油对茶尺蠖成虫表现出一定的驱避活性,并且迷迭香油和天竺葵油还能显著干扰雌虫的产卵活动。在3 个浓度处理下,茴香、罗勒和藿香植物精油对茶尺蠖3 龄幼虫表现出显著的拒食活性。随着精油处理浓度的升高,茶尺蠖幼虫的拒食率升高,生长率随之下降。试验结果证明迷迭香、罗勒、茴香及天竺葵等植物精油对茶尺蠖具有显著的行为调控功能,具备作为茶尺蠖防控剂开发的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茶尺蠖;植物精油;驱避活性;产卵干扰;拒食活性
-
2068.基于4300DNA分析系统的茶树SSR发掘方法优化与建立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14-11-07]
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在茶树遗传与育种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4300DNA 分析系统的SSR 发掘具有通量高、准确和灵敏等特点,已被用于许多物种的分子标记研究,但在茶树的相关研究中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应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茶树SSR-PCR 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于4300 DNA 分析系统的茶树SSR-PCR 反应体系:1.0 μL DNA(25 ng·μL-1),0.2 μLM13F-F、0.2 μL R 和0.4 μL IR-M13F,0.8 μL dNTPs(25 mmol·L-1),1.0 μL 10×Buffer(含Mg2+),0.1 μLEx-Taq 聚合酶(5 U·μL-1),无菌水定容至10 μL。所有引物浓度均为1 μmol·L-1。同时,本研究还证明,可以以自行配制的6.5%聚丙烯酰胺凝胶溶液(acry∶bis=29∶1)替代4300 DNA 分析系统指定凝胶溶液,检测SSR 位点。
关键词:茶树;4300 DNA 分析系统;SSR-PCR
-
2069.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外源接种黄曲霉产毒研究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14-11-07]
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 接种产毒黄曲霉进行模拟普洱茶发酵试验, 并在发酵结束时通过LC-MS/MS 法对茶样进行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普洱茶发酵过程中黄曲霉的生长及产毒情况。结果表明,在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接种的黄曲霉能在茶叶中生长繁殖,初期生长较快,但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黄曲霉在茶叶中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数量逐渐下降。发酵终止时,未在茶样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
关键词:普洱茶;黄曲霉;黄曲霉毒素;LC-MS/MS
-
2070.采摘标准与施氮水平对茶树春茶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14-11-07]
为探讨田间不同生产方式对茶园产量、茶叶品质及茶树对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采用微区15N 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采摘标准(一芽一叶和一芽三叶)和氮肥施用水平(200、450 kg·hm-2)下茶树春季新梢产量、品质成分和15N 氮素吸收利用等变化。结果表明,新梢产量主要受采摘标准影响,一芽三叶的产量是一芽一叶的1.8~2.1 倍,氮肥用量对春季新梢产量影响不显著;采摘标准对氨基酸含量特别是对茶氨酸等品质成分的影响大于施氮水平,以N2 水平(N 450 kg·hm-2)下采摘一芽一叶的含量最高;成熟叶含氮量从初冬到春茶结束呈下降趋势,说明叶片内氮素在春茶期间发生再利用,但其肥料氮占全氮的比例(Ndff)在增加,可能是氮素吸收和再利用的共同结果;供氮水平对新梢Ndff 的影响大于采摘标准,而新梢采摘的氮携带量主要受产量影响,低氮条件下新梢15N 回收率最高。本研究表明,采摘标准和施氮量对茶园产量、茶叶品质及茶树对15N氮素的吸收分配产生影响,但两个氮肥水平都能基本满足不同采摘标准下茶树对氮素的需求。
关键词:茶叶产量;采摘标准;施氮水平;品质;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