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1-13]
17 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出一波 20 美元/桶级别的反弹,总体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自 6 月底开始,沙特带头减产减出口,减产协议执行重回正轨,带动原油超跌反弹;二是夏季需求旺季,库存持续下降支撑油价;三是地缘政治和突发不可抗力因素开始扰动油价,地缘政治溢价的放大效应持续显现。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1-13]
中东仍是大国博弈的焦点,预计未来还将地缘事件频发。近期伊朗因经济低迷而引发的游行示威活动,也折射出低油价给中东产油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生活水平恶化以及对现状的不满,较容易诱发成地缘热点事件。中东已形成了以美国、沙特和以色列为主的阵营,与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俄罗斯为主两大阵营相抗衡的局面。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1-08]
为促进石化产业绿色发展,中国官方发出指导意见,要求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在沿海相对独立、安全防护纵深广阔的孤岛、半岛、废弃盐田规划布局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8-01-07]
虽然化工主要子板块的投资增速依然在0附近,表明高毛利率有在高位维持的可能,但毛利率的进一步走高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1、PPI和CPI剪刀差的扩大,中上游价格向下传导并不顺畅,中上游的涨价还需下游用时间来消耗;2、从重要化工品的开工率来看,整体开工率并未出现回升,说明化工产能并不短缺;3、从过去十年PPI同比和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来看,一旦涨幅大幅分裂就会走向收敛,对应的可能是整体毛利率的降低。基础化工销售毛利率达到历史顶点,因此,毛利率继续向上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8-01-05]
2017 年原油价格呈现 V 型走势,年中油价触底反弹后持续上行。 OPEC 和美国之间供给博弈贯穿 17 全年。OPEC 供给收缩,减产协议 执行良好。但美国原油增产一定程度上抵消 OPEC 减产效果,得益于油 价回暖和开采成本下降,页岩油产量增长迅速,使美国原油产量不断创 造新高。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1-05]
2015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将供给侧改革正式提上日程,与煤炭和钢铁行业通过严厉的行政手段化解过剩产能不同,化工细分子行业众多,产能较为分散,因此通过环保约束来化解过剩产能是重要手段。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1-05]
我国 PX 产能发展与聚酯产业链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我国 PX 对外依存度高达 54%。我国 PX 产能与PTA 产区布局重合度差, PX 内陆运输成本较高,导致国产 PX 竞争力不足东北亚海运 PX。民营 PX 厂腾龙芳烃由于爆炸事故持续停产,因此国内 PX呈现开工率与自给率双低的局面。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1-05]
原油价格从 2016 年开始每半年抬升 4 美元左右,预计明年均价 65 美元/桶,历年来波动主要在均价上下 10 美元,判断明年油价区间在 55-75美元之间。今年油价均值为 54.3 美元,超过石油公司盈亏平衡价格,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前三季度三桶油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增长达 30%-40%,独立油公司业绩与油价高度相关业绩增长更为明显,相关标的:中国石油、中国海油、洲际油气、新潮能源、中国石化等。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1-03]
美国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消费量增长缓慢,LNG出口潜力巨大。中美开展LNG贸易合作,既可缓解美国LNG市场供应过剩,又有助于中国稳定天然气供应,利好两国实现能源战略共赢。未来中国是美国潜力巨大的长期LNG客户,但价格因素将决定中美LNG贸易前景。建议中国企业与美方签订短期、小规模的LNG合同,逐步替代之前签订的“照付不议”大规模、长期合同;同时充分利用美国LNG进口,对已签订的LNG长期协议启动复议。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1-03]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深化对外合作的倡议,油气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中国石油企业带来了历史性发展契机。分析“一带一路”区域内油气资源和消费情况、油气工业发展程度、工程技术服务和装备制造能力等,提出中国石油企业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管道建设、工程技术服务以及装备出口等领域,与“一带一路”区内国家有很多合作机遇,指出面临“一带一路”国家资源民族主义,以及项目经济性、安全、技术适用性等方面的挑战。建议以互连互通为抓手,促进区域油气资源与市场融合,推动全产业链融合,促进国内油气产业升级,按资本输出规律推动油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