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3-11]
对比上一个周期,2010 年是乙烯产能投放的高峰,之后市场逐步消化产能。石油化工行业在 2012-2016 年之间新增固定资产资本开支增速的下降,而下游需求稳定增长,新增有效产能无法满足需求,当前乙烯盈利良好。 2009-2011 年间,全球乙烯投产超过 2000 万吨,以当前的市场容量来看,对新增产能的消化能力远超上一个产能投放周期。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3-07]
“一带一路”倡议对推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在油气产业合作基础上继续深化和拓展新领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哈萨克斯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对接为中哈油气产业开展长期深入合作注入增长动力。分析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资源概况和利用现状、化工产业基础及国家相应支持政策,指出中哈开展天然气化工领域合作的可行性,且产业结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条件较为成熟,并从机遇把握、资源落实、产品方向、投资优惠、环保达标几方面对中国企业赴哈投资提出建议。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3-07]
国内外油气企业统计制度和方法存在的差异,导致我国石油公司在国际油气合作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合同模式多样性影响统计数据的代表性,核算时间不一致影响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核算标准差异影响统计数据的一致性,管控模式复杂影响统计数据的严谨性。开展“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是现代企业适应产业模式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需要,国有石油公司在开展国际油气合作的过程中应从完善统计核算体系、优化统计核算指标、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三个方面推进统计工作改革,构建拥有“四种能力”的统计核算体系。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3-07]
现阶段,石油公司有必要探索并参与发展可再生能源。从市场的角度看,可再生能源或将成为石油公司未来新的“增长极”;从投资的角度看,可再生能源已初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价值定位”,石油公司参与其中可获得较好的回报;从环保的角度看,可再生能源能够帮助石油公司减少“碳约束”。石油公司参与可再生能源发展也面临挑战:一是石油公司现阶段低油价下投资受限,二是可再生能源项目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投资,三是技术层面仍存在问题。石油公司发展可再生能源要从战略上重视,实现与油气业务的“协同效应”,发挥已有油气项目的区位优势,合理利用有机增长与并购两种手段,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各类风险。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3-07]
技术支持不同于技术研发,海外技术支持也有别于国内技术支持。从服务对象、活动产出、运行机制、管理特点、人员评价等方面,分析技术研发与技术支持的联系与区别;从勘探开发理念、管理、工作语言等方面,探讨海外技术支持与国内技术支持的特点。介绍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全球技术支持体系,对中国石油企业完善海外业务技术支持体系提出建议。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3-03]
1月26日,发改委、能源局、公安部、环保部等十部委发布《关于对炼油领域严重违法违规和失信行为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炼油行业再次遭到重击。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3-03]
节前市场大幅回调,石油石化行业由于前期涨幅较大,加之国际油价回调,行业指数回调幅度超过大盘。前期强势个股经历回调后,目前部分个股已经回到具备投资价值的位置上。推荐新投产项目保障业绩,估值安全的恒力股份、卫星石化、中国石化,以及基本面拐点已经出现的中国石油(H)、广汇能源。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3-03]
预计至 2020 年全球乙二醇产能将达到 3900 万吨、需求量将达到 3100 万吨,开工率维持在 80%上下,并不如市场所预期的有明显的产能过剩风险; 国内乙二醇 2017 年净进口 860 万吨,供需缺口较 16 年 750 万吨继续放大,对外依存度维持在 60%以上;未来新投放聚酯产能继续拉动乙二醇消费;。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2-23]
系统总结了我国煤炭消费现状,分析了影响煤炭消费的因素,以大量详实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用煤行业需求直接预测和煤炭需求总量间接预测,最终给出综合预测结果:2017年39.14亿t,2018年39.86亿t,2019年40.56亿t,2020年41.05亿t。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2-23]
当前我国煤炭经济运行呈现出供给继续增加、需求环比减少、价格逐步回落的整体态势。重点论述了在煤炭市场呈下行趋势的形势下,煤炭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四化”管理新模式,即:经营管理市场化、生产组织订单化、创新创效项目化、岗位管理精优化,全面提高煤炭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