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1-02]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重构。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成品油市场呈现以下特点:成品油需求增速持续放缓,消费结构将大幅调整,成品油在车用燃料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竞争焦点向零售领域延伸。未来中国成品油市场秩序会逐渐规范,成品油企业需要主动适应顾客需求,调整商业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并适时向海外布局销售业务。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1-02]
针对目前多个新投项目安排部署采用效益排队法,无法考虑多个技术、经济条件限制,且仅能考虑当期效益的问题,应用0-1整数规划优化方法,以净现值最大为目标函数,以每个具体项目是否实施以及如果确定实施则以实施的具体时间为决策变量,考虑投资、钻井能力、产油量、产液量、决策变量和项目排斥性等多个约束条件,建立了油田产能项目优化部署模型,实现了多个产能项目的最优部署。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基于0-1整数规划的项目优化部署模型,部署结果效益更好,操作性更强,方法更加严格、科学和准确。该模型的建立可为诸如措施井、新老区产能建设项目等,实现已完成评价的单一项目组成的多个备选项目的最优选择和部署。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1-02]
借助HP滤波方法,将决定石油价格长期走势的不可再生资源理论与国际石油价格历史实际走势相结合,对国际石油历史进行阶段划分;基于4个假设,围绕3个博弈主体,通过对历史上各石油市场阶段的供需状况、博弈主体市场期望的分析,挖掘出影响各阶段石油价格走势的核心因素为油气市场供需状况及阶段性美国国家战略等;最后对未来国际油价走势做出预测。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1-02]
分析了国际石油公司探索向低碳能源转型的背景、原因、途径和策略,提出了对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向低碳能源转型的重要启示和借鉴。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1-02]
近年来,全球炼油能力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极大地推动了成品油贸易的发展,本文对拉美、非洲、欧洲3个全球重要的成品油净进口地区的成品油供需及流向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这3个区域也是除亚太市场外,中国炼油企业未来成品油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其成品油市场供需和贸易情况值得密切跟踪。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8-01-02]
为使本国油气行业能在低油价下保持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或增加政府收入,全球主要油气资源国近两年对油气的财税条款调整力度是近20年来少有的。本文对2016年全球主要油气资源国的财税政策调整进行了总结分析。在低油价下,资源国的财税条款总体趋于温和,大多通过减税来确保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吸引投资,与油价挂钩的累计税制仍是主要税收体系,对帮助油公司度过油价寒冬有积极意义。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7-12-30]
2016 年化纤产业链受益于下游纺织服装内需、出口增长,整体需求向好。其中涤纶板块因靠近终端纺服行业,率先开启回暖周期,带动产业链自下而上复苏。中游 PTA 板块产能出清近尾声,寡头垄断显雏形,企业盈利水平改善。搭乘政策鼓励民营力量进入炼化领域的东风,涤纶行业龙头纷纷进军上游 PX 领域,打造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新格局。产业链利润结构将由现在的“哑铃型”向“扁平型” 转变,复苏进程滞后的中游 PTA 行业盈利将逐渐进入上升轨道。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7-12-30]
云天化公告因供气单位暂停西南地区主要用气企业天然气供应,导致全资子公司云南水富云天化合成氨和尿素装置停产,预计 2017 年 12 月 31 日前不能复产。巴斯夫也于 12 日宣布重庆 MDI 生产遇到不可抗力,原因是其合成气供应商天然气供应短缺。今年天然气限气力度较往年明显加大。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7-12-30]
未来几年天然气需求维持两位数增长 ,气价改革、煤改气等推动天然气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关注新奥股份、新奥能源(港股)、中天能源等。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7-12-30]
今年 4 月 27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有关原油加工企业申报使用进口原油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自 2017 年 5 月 5 日起,发改委停止接收有关原油加工企业使用进口原油的申报材料。对 2017 年 5 月 4 日前已按规定完整提交申报材料的企业,发改委将按照发改运行〔2015〕253 号文件规定,继续开展后续核查评估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