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模式的分析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发布日期:2019-07-12

    在智能制造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制造业现阶段正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双轨道中。制造业对高职院校机械专业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高质量、高技能和复合型的新要求。本文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的具体情况,对教学模式现状和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发布日期:2019-07-10

    根据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要求,指出了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机械创新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学生创新实践锻炼平台等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新途径。
  • 试析高职院校纺织服装类专业建设思路

    来源:传播力研究 发布日期:2019-07-10

    专业是高职院校在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中的关键性载体,而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以及办学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高职院校纺织服装类专业建设的思路,在科学化建设中更好地展现专业特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纺织服装人才。
  • 高职机械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实践反思

    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发布日期:2019-07-10

    为了解决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创新设计中存在的偏设计难制造、偏书本轻实践、偏创新少检验等问题,笔者分析了设计与制造分离、教学与实践分离、实用与使用分离等原因,提出采用设计与制造、教学与实践、创新与生产三者结合的方法,通过提高创新课程比例、肯定学生创新比赛成果、鼓励成果转化等措施,促进学生专业创新,从而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分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发布日期:2019-07-10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英语两极分化程度严重。为了改善学生英语课学习效果,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尝试进行公共英语课分层教学改革,打破传统分层方法,采用"英语+英中"教学模式授课,即设立分层培养目标、使用不同教材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采用不同评价方式考核,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实践表明,分层教学的难点或关键在于分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分层班级教学难度定位和教学内容合理编排。
  •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 发布日期:2019-07-08

    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汽车行业发展及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构建"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做法,并结合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实践,指出了实施"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阻力,最后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 新发展视野下的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全国食品工业“十三五”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肉类研究 发布日期:2019-06-30

    食品行业作为"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传统民生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新发展关键时期,食品行业的发展也处于重大战略转型期,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战,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食品行业发展,积极谋划食品工业发
  • 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策略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19-06-30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从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相继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基础上,探究新能源汽车专业维修人才市场需求,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从汽车专业教学角度出发,分析新能源汽车专业维修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及相关策略。
  •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教学效益的提升——谈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19-06-30

    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素养进行培养,从而提高高职学校学生的市场就业率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作者以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就该专业实训教学模块进行分析讨论,将课程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以实现培养高素质机械类专业人才的目标,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优化实训教学内容,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可行的建议。
  •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与实践

    来源:南方农机 发布日期:2019-06-28

    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不仅要系统掌握该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敬业爱岗、素质高、能力强。在毕业生答辩环节,要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来设计毕业模式。以往该专业的毕业设计模式存在一些不足,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原来的毕业设计的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首页  上一页  ...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