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污染指数法对重庆市市售食品中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21-03-30
目的了解重庆市市售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情况,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为食品安全评估和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将重庆市划分为四个片区,兼顾市民消费量较大的八类食品,在每个片区各抽取450份样品,全市共采集样品1 800份,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食品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的八类食品中,各类
-
探析我国食品检测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1-03-25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食品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包括转基因的检测、毒素的检测、有害物质残留的检测、有机物的污染检测、药物残留的检测,并且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食品分析及其安全检测中的关键技术探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1-03-25
衣食住行之一的"食"是关系着民众健康和国家稳定的重要问题。食品检测工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食品品种类别越来越多,检测工作面临新挑战。为此,本文围绕食品分析及安全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文章概述了食品安全问题特点及问题来源,对目前常用的分析检测技术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国内和国外食品分析检测技术差异,阐述了行业内的新技术,供相关人士参考。
-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1-03-25
为了能使国民身体健康得到更大保障,一定要对市面上售卖的所有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传统技术方法检测食品微生物时暴露出一些不足,而改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检测,有设备配置简单、适用性强、检测效率高及敏感性好等诸多优势,本文主要探究该方法在细菌、真菌毒素、食品介导的病毒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以供同行参考。
-
关于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1-03-25
如今,快速发展的经济,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让大家也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过去的"吃饱"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吃好"成为人们所追求的。食品安全既对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也同其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所以很有必要深入分析和探讨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并提出有效建议。
-
植物源抑菌剂的抗氧化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 发布日期:2021-03-22
植物提取物由于其抗氧化和抑菌特性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植物源抑菌剂在肉类和其他食品工业中可作为功能性成分,防止微生物生长,延长食品保质期。植物抑菌剂还可以提高包装膜的有效性、改善包装性能,减少环境浪费。本综述对植物提取物的抑菌和抗氧化的特性进行了评价,同时讨论了植物提取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强筋小麦品种周麦33号品质性状稳定性及食品加工适用性分析
来源:粮油食品科技 发布日期:2021-03-21
小麦品质受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影响,不同品种小麦表现出不同的品质性状,环境和基因型对其影响也不相同。对2018、2019年豫、皖、苏、陕等省不同种植地区的周麦33号共31个样品的品质指标及食品加工品质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31个点次的周麦33号品质表现具有地域差异,其中面筋含量、粉质稳定时间、拉伸能量、延伸性、最大拉伸阻力、峰值粘度和面包评分等在不同种植地区表现的变异程度较大,而面条评分变异程度较小
-
基于WSR理论的应用型创新食品包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21-03-15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运用WSR理论,以食品科学在校学术型研究生和包装工程专业本科生为例,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围绕培养目标和培养规范对食品和包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细化,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体系,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2016年至2019年某市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调查
来源:临床研究 发布日期:2021-03-10
目的对2016年至2019年某市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集某市2016年至2019年12类食品样品,以国家食品污染、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相关方法,对食品样品中的李斯特菌污染情况检测。结果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某市食品中李斯特菌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肉与肉制品、蛋与蛋制品中的李斯特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食品(P <0
-
柳州市市售食品中硒含量分析与评价
来源: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发布日期:2021-03-01
微量元素硒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它能够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在体内硒和维生素E协同,能够保护细胞膜,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目前食物作为人体获取硒最重要的途径,准确测定食品中硒的含量能够对市面上的食品进行客观评价,并能为食源性补硒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