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2年合肥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发布日期:2015-05-11
目的通过分析安徽省合肥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的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及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合肥市2010-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共检测食品样品753份,检出致病菌133株,总检出率17.66%;样品中霉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11%和5.71%;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超标率分别为40.0
-
从生活走进化学 从化学走向生活——以“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复习为例
来源:化学教与学 发布日期:2015-05-10
源于生活事实的化学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真实性,能应用于生活实际的化学才更能体现化学的学科价值。"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单元复习课则正好可以从一个单元的整体来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以让人们对化学与食品的敏感关系有些许理性认识,趋利避害。
-
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先进技术的应用体会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发布日期:2015-05-05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百姓生活质量日渐提高。广大人民在注重民生的同时,对健康问题也愈加重视。食品安全是近年来社会探讨的焦点话题,它不仅关系到百姓的饮食,也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地沟油、毒奶粉事件层出不穷,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做好食品检测也成为了保证百姓饮食安全的第一关。据调查,我国正逐步引进现代化技术,试图发挥技术优势,提升食品检测的科学性。但是在具体检测
-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食品分析上的应用
来源:电子制作 发布日期:2015-05-04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20世纪末期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检测技术,该项技术当中具有不破坏样品、检测速度快、稳定性能好、操作过程简单以及工作效率高等诸多优势,到目前为止,该项技术已经在诸多工作行业领域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与食品相关的行业。文章将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的概念以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该项技术在食品当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 发布日期:2015-05-01
本文以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检测项目中最难处理的油脂及含油食品为基质,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国标测定方法中除5.2.1部分(不含油脂试样的处理)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改进,建立了一套油脂及含油食品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测定的完备方法。通过研究验证,改变了国标中所使用的玻璃器皿的处理方法,利用玻璃器皿能耐受一定高温的特性,将玻璃器皿直接放于马弗炉中500℃下灼烧60min,代替国标中丙酮浸泡1小时
-
食品中脲类除草剂和杀虫剂的液相色谱法分析
来源:河北大学 发布日期:2015-05-01
随着农业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最大农产品产量,农药的滥用问题比较严重,农药残留危害已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农药从应用上进行分类,主要有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等。本文建立了磺酰脲除草剂中的苯磺隆、氟嘧磺隆和氟酮磺隆,苯脲除草剂中的利谷隆,苯甲酰脲杀虫剂中的氟铃脲、氟苯脲、杀铃脲分析方法。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脲类除草剂和杀虫剂的分析研究文献,介绍了它们的危害和理化性质,重点阐述脲类除草剂和杀虫剂的
-
以产业源头为重点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研究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发布日期:2015-05-0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充足、安全的食品是国计民生之本。近年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以及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也严重危害国家形象和国际声誉,迫切需要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有效控制食品质量安全。 本研究运用产业组织、制度经济、信息不对称、福利经济、食品系统等理论和方法,将理论分析与实践调研相结合、整体研究和典型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
-
食品中杀菌防腐保鲜剂的液相色谱分析
来源:河北大学 发布日期:2015-05-01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随着食品的多样化发展,各种药剂在农业上的应用及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致使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第一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食品中杀菌防腐保鲜剂的色谱分析研究进展。第二章,采用悬浮单滴微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苹果酒中3种杀菌剂。正十二醇作萃取剂,反相C18色谱柱,甲醇-乙腈-水作流动相,检测波长225 nm。实验考察了萃取剂种类及用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p H值、盐效应等因素对萃
-
食品中抗生素和除草剂双水相萃取的研究
来源:吉林大学 发布日期:2015-05-01
近年来,食品安全一直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养蜂过程中,为治疗和预防细菌性疾病而使用的抗生素若残留于蜂蜜中,可能使蜂蜜消费者发生过敏反应、肝损伤、牙齿发黄、胃肠紊乱、再生障碍性贫血及产生细菌耐药性。三嗪类除草剂的大量应用导致了大气、水及农产品的污染,产奶的动物若食用了被污染的饲料,除草剂在体内积聚,可能造成牛奶中的除草剂残留,给经常饮用牛奶的人增加了患癌症、出生缺陷和激素功能紊乱等疾病的风险。因此,
-
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在食品中酞酸酯和氯酚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布日期:2015-05-01
食品安全问题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本文所研究的酞酸酯(PAEs)和氯酚(CPs)这两类环境雌激素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饮食——高脂食品和酒精饮料中。PAEs的种类繁多且污染无处不在,分别检测费事耗力;CPs的极性较大,在实际样品中的浓度极低,常规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难以实现高效的萃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测定PAEs总量的方法降低来自试剂空白和样品污染的影响,该方法不但能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还可以作为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