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无菌包装技术的发展概况
来源:塑料包装 发布日期:2015-06-15
近年来,各种无菌包装的商品在世界各国的超级市场上十分流行。采用无菌包装的食品营养损失小,风味色泽基本不变,无需冷藏便可长期贮存,这些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厂家和消费者的喜爱,是未来食品包装发展的必然趋势。
-
转基因食品技术思考
来源:北京农业 发布日期:2015-06-15
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粮食等食品的需求量相应增加。转基因食品是解决世界食品紧缺、营养匮乏的有效途径。但是作为新兴技术,转基因食品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使公众心存疑虑。基于此,通过对转基因食品技术的应用现状、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关规章政策的制定等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转基因食品技术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硒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来源:分析科学学报 发布日期:2015-06-12
建立了湿法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硒。采取两种不同加热方式还原硒,实验发现:温热还原方式标准参考物的测定结果在认定值范围内,回收率为108%~114%,样品测定结果精密度良好;强热还原方式标准参考物的测定结果低于认定值,回收率偏高,样品测定结果精密度差。采用湿法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硒,前处理过程中加入还原剂盐酸后应进行温热还原,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良好,结果准确。
-
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食品的杀菌及其品质影响研究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发布日期:2015-06-12
[目的]探讨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不同类型食品的杀菌效果,同时对杀菌后的食品品质变化进行评价。[方法]应用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鱼肉、奶粉、牛奶、淀粉、橙汁5种食品进行杀菌试验,对杀菌前后鱼片的过氧化值和酸价、橙汁饮料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5种不同类型食品均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但不能将细菌全部杀灭;对鱼片的过氧化值、酸价没有显著影响,对橙汁饮料中的维
-
气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分析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15-06-11
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过多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根据调查发现,检测的食品中发现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食品,里面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含量不同,带给人们身体的影响也不同,制定食品中可以存在的含量标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提高检测的技术,研究消解的方法都是目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原子荧光法中微波消解、干灰化前处理法测定食品中总砷的结果对比
来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发布日期:2015-06-10
目的建立准确、可靠、稳定的方法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分析方法。方法利用干灰化法和微波消解法分别处理食品样品,对样品分析的最佳消解条件进行探讨,同时优化检测条件,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含量。结果最佳检测条件:还原剂硼氢化钾的浓度为2.0%,灯电流为60 m A,载气流量为400 ml/min,载流为5%的盐酸,砷的浓度在0.00μg/L~50.00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
-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发布日期:2015-06-10
生物性污染是威胁食品安全和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包括细菌性污染、病毒性污染、真菌和真菌毒素污染、水产中的生物毒素、寄生虫与害虫污染几个方面。通过对食品生物性污染来源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有效保证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依据。
-
食品包装中化学物迁移的有限元分析
来源:包装工程 发布日期:2015-06-10
目的根据非稳态质量扩散方程和瞬态热传导方程在数学形式上的相似性,研究利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的热分析模块来模拟分析食品包装内化学物向食品迁移过程的方法。方法在Ansys中将扩散过程和热传导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对应替代后,通过2D实体模型和plane55单元类型模拟单层包装材料的化学物向内装食品迁移的过程,并将分析结果与数据模拟以及现有迁移分析软件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数据模拟与现有迁移分析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16种稀土元素
来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发布日期:2015-06-10
目的建立食品中16种稀土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的同时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法处理,以Re元素作内标,采用ICP-MS法进行测定。结果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2.3%,回收率为96.7%~117.8%,检出限为0.003μg/L~0.057μg/L,相关系数(r)为0.999 7~1.000 0。对3种标准参照物质进行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采用本法对
-
浅议如何降低食品计量检测成本
来源:商场现代化 发布日期:2015-06-10
计量检测是生产企业不可避免的主要工作之一,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计量检测工作更是至关重要。通过对当前食品生产企业计量检测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食品生产企业在该方面缺乏有效的认识,没有合理的进行成本上的控制,因此增大了食品生产企业费用上的支出。鉴于此,本文主要就如何降低食品计量检测成本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可以找出优化食品计量检测的有效途径,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对成本的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