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自动石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铜和铅
来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发布日期:2020-11-10
目的建立食品中铜和铅的全自动石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分析方法。方法以Ge和Bi作内标,采用碰撞反应池模式,分别用全自动石墨消解和微波消解处理样品,用ICP-MS测定,并从检出限、准确度、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4个方面与微波消解-ICP-MS法比较。结果全自动石墨消解-ICP-MS法测定铜和铅2种元素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0. 999 8,检出限均
-
食品营养标签发展概况及其研究进展
来源:护理学杂志 发布日期:2020-11-05
营养标签能准确真实地提供营养信息。本文从营养标签制度、类型、对健康的影响、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出发,阐述了国内外营养标签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我国营养标签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质量监管对策探析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0-10-30
食品是维持人们正常生存的基本保障,因此,食品安全是对人们生命安全的一种保护。现阶段,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了人们对新食品安全的担忧。食品质量安全相关问题很多,因此,需要加强对食品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本文主要对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
食品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0-10-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近些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食品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实际应用旨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为人们提供更安全的食品。
-
ICP-MS法检测食品中铝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价
来源: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发布日期:2020-10-30
铝对人体有一定毒性作用,因此食品中铝含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在评价铝残留量方面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影响ICP-MS法检测食品中铝含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不确定度评估数学模型,并探讨其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研究结果表明,食品中铝含量的结果及扩展不确定度为(227±16)mg/kg,包含因子k为2。该评估模型为ICP-MS法检测食品中铝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
食品检测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探讨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0-10-30
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它维持着人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衣食住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食品的安全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检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它能够真实反映食品是否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但是目前的食品检测工作仍不够完善,本文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
中央厨房食品减压冷却过程分析及速度提升
来源:包装与食品机械 发布日期:2020-10-30
为提高冷链中央厨房的食品冷却速度,通过对比食品常规冷却方法,分析减压冷却在保湿保鲜等方面优势,研究减压冷却在中央厨房不同的应用范围,以肉类减压冷却为例,利用网格化划分的方法,建立任意点、绝热边界点、对流边界点等的温度数学模型。采用从减压空间抽出热气,将相应湿度的冷氮气输入到减压空间的策略,提升冷却效果。通过试验证明,肉菜和米饭的减压冷却比自然冷却的冷却速度快1倍以上,且保持口感和新鲜度。
-
2017年渭南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监测与分析
来源:医学动物防制 发布日期:2020-10-29
目的了解渭南市2017年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中的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防止食物中毒发生。方法按照《陕西省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方法对10类食品进行单增李斯特氏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等10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237份样品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24株,总检出率10.13%(24/237)。不同致病菌
-
基于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的食品和药物分析的研究进展
来源: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发布日期:2020-10-28
近年来,基于电化学酶的生物传感器已成为一种简单、快速、超灵敏的检测药物和食品样品中不同化合物的装置。本文介绍了酶的分类、固定化和抑制信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电化学酶基生物传感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总结并列出了一些用于食品和药物分析的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研究。
-
指纹图谱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发布日期:2020-10-28
指纹图谱技术是基于样品的某种特性,采用现代分析手段得到能够代表该样品特征的色谱、光谱以及其它图谱数据资料,从而进行成分鉴定及质量控制的一种可量化手段,具有快速、灵敏、方便等优点,不仅广泛应用于中药行业,在食品来源、品质检测和真伪鉴别方面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指纹图谱常用的技术手段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色谱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光谱法以及生物指纹图谱和非线性化学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