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食品标准促生产工艺的改进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0-04-15
食品质量问题一直是广大社会群众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食品标准作为对食品质量进行评价的技术指标,食品标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食品工艺的好坏。根据食品标准的指标参数能够有效判定食品工艺的好坏,有利于促进食品工艺的改进。食品标准与生产工艺在我国的国情背景下,针对不同产品的品质监控制定了安全性的标准文件,对每一类产品的标准有着明确的确立,这样才能保证每一类食品的质量能够处在安全状态。并且,
-
工程认证背景下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0-04-15
在现代食品工业发展中食品添加剂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其应用满足了大众对安全、风味、营养的要求。但目前我国高校的《食品添加剂》课程在设置时通常课时较少,且教育模式比较单一,知识点分散且繁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实践能力缺乏致使学生缺乏应用能力。为此,本篇文章针对这一问题,针对性的开展了关于工程认证背景之下改革食品添加剂课程改革的研究,仅供参考。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非蛋白饮料中30种食品添加剂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发布日期:2020-04-02
建立非蛋白饮料中30种食品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直接加入50%甲醇溶液,超声提取5 min后经0.22μm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滤膜过滤,滤液直接上机进行检测。在电喷雾电离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0种食品添加剂在20~10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0。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9~44
-
食品添加剂的起源与中国食品添加剂的局限性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20-04-01
文章从历史方面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起源,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发展;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功能与危害,从全面了解食品添加剂;从中国国情出发,对比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讨论了中国食品添加剂在实际情况、风险评估、法律法规三个方面的局限性,给公众一个正确的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导向。
-
肉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的调查研究
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 发布日期:2020-03-30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肉类食品作为一种富有独特营养价值的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肉类食品销售量并延长保质期,通常会加入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加大对肉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残留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文献法分析概述肉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残留量的检测技术并提出建议,旨在为我国肉类食品工业更规范、更安全地发展提
-
新食品安全形势下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0-03-28
伴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针对新食品安全形势下的食品添加剂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期在降低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发生率的同时,为社会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0-03-15
近年来的毒奶粉、毒鸭蛋食品安全事件,使人们谈"添"色变。食品添加剂成了非法添加剂的"替罪羊",其实合理合法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相反还可保障食品安全。本文将对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使用时出现的问题等进行综述,使大家能够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
食品中天然苯甲酸的溯源分析及本底调查
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 发布日期:2020-03-02
苯甲酸除了作为添加剂应用添加于食品中外,也天然存在于多种植物、蜂蜜、牛乳以及发酵食品中。本综述着重介绍的是通过正确的检测方法研究天然苯甲酸的溯源和存在情况,并对关于添加苯甲酸的相关规定及苯甲酸的每日摄入量进行介绍分析。通过正确有效的方法逐步加深探究苯甲酸在食品中的本底值以及食品中天然苯甲酸溯源分析,会发现更多相关苯甲酸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影响,更加有利于制定更加科学和完善的标准法规。每个国家地区对于苯
-
食品中亚硝酸盐检测结果判定的探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0-02-25
亚硝酸盐在食品中既可能是污染物,也可作为添加剂使用,其限量和使用范围在食品相关标准中均有规定。本文阐述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运用标准,对实际检验中结果判定时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进行分析,建议尽快以多种方式解决完善。
-
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0-02-25
针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技术发展问题,本次研究首先对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对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展望,为推动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目前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主要可以分为5种:检测前处理技术、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以及紫外可见光光度计,为了提高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未来需要加强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同时还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加强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