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荧光增白剂
来源: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发布日期:2016-11-30
建立了分子荧光光谱法对荧光增白剂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对14种荧光增白剂通过进行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扫描确定了其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可结合进行荧光增白剂定性判断,并以三种常用的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VBL、BA、CXT为例,通过其迁移建立了定量测定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三种荧光增白剂在0~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均为2.3μg/g,加
-
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法规比较及于我国的借鉴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由于食品接触材料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其成分可能迁移到食品中影响食品安全,因此食品接触材料又被称为间接的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其安全性备受关注,为保障食品安全各国政府都加强了对食品接触材料立法制修订。本文从法规形式、适用范围、时效性、风险分析、物质清单、使用规范、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各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的特点。根据国际上各国法规的优点,给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体系的可参考建
-
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食品接触材料的杀菌研究
来源:检验检疫学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探讨了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不锈钢匙、瓷碗、塑料饭盒等3种不同类型食品接触材料的杀菌效果。应用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3种不同食品接触材料在密封和开盖状态下分别进行杀菌试验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以在5 min内对开盖状态下3种不同类型食品接触材料表面细菌实现彻底杀灭,但对密封状态下的食品接触材料杀菌效果欠佳。因此,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食品接触材料具有明显的杀菌
-
接触食品的铝及铝合金制品中有害金属迁移规律的研究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对食品加工设备中与食品接触的铝及铝合金制品中锌、铅、镉、砷、铬、镍、锰7种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在流通领域进行抽样,设定不同浸泡条件,参照GB/T 5009.72—2003《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迁移条件对迁移量的影响与元素的类别有关,在相同条件下,元素不同其迁移量的变化也不同;锌、铬、镍、锰4种元素在高温的条件下较易发生迁移(尤其是锌),并且均表现出在高温环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油墨中的苯并[a]芘
来源: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发布日期:2016-11-30
苯并[a]芘是毒性最强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环境中持久性强、难降解、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1]。苯并[a]芘主要由煤炭、石油、汽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不完全燃烧产生,广泛存在于大气、水和土壤中,通过大气、土壤、水等经过生物富集,最终向人体转移,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印刷油墨广泛应用于卷烟工业,但其含有有机挥发物、多环芳烃以及颜料和助剂中的重金属
-
GC-MS法对广东省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中4种抗氧化剂含量的调研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16-11-30
BHA、BHT、TBHQ、2,4-二叔丁基苯酚是常见的合成抗氧化剂。文章针对市面流通的塑料瓶、桶进行广东省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中抗氧化剂含量的调查研究,本次调研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样品进行抗氧化剂含量的检测,发现有1批次样品有检出2,4-二叔丁基苯酚,其余三种BHT、BHA、TBHQ均未检出,由此可见,在市面上流通的塑料瓶、桶中BHA、BHT、TBHQ抗氧化剂含量超标的风险较小,然而根据GB968
-
磁分散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3种酚类物质迁移量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6-01-25
目的合成一种表面多孔结构的磁性微球,用于食品包装材料迁移物的吸附富集,实现高灵敏度检测痕量组分。方法采用一锅法合成羧基化磁性微球,再经自组装法制备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并以此作为萃取剂,建立磁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聚碳酸酯(PC)水杯中酚类化合物迁移量的新方法。结果平均回收率为85.36%~95.47%,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1.28%~5.64%,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迁移量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6-01-25
目的建立食品接触材料中12种丙烯酸酯单体迁移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依据欧盟指令(EU)No.10/2011,采用水性模拟物3%乙酸、10%乙醇、20%乙醇、50%乙醇和油性模拟物异辛烷浸泡食品接触材料,将得到的模拟物通过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分离,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12种单体在0.3~60.0 mg/L(水性模拟物)及0.6~120.0 mg/L(
-
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分子食品接触材料中二苯砜和4;4’-二氯二苯砜
来源:分析试验室 发布日期:2016-01-20
以丙酮作为提取溶剂,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方式提取,C18色谱柱分离,建立了高分子材料类食品接触材料中二苯砜和4,4’-二氯二苯砜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食品接触材料中二苯砜和4,4’-二氯二苯砜的检测限均为100 mg/kg,在聚醚砜、聚醚醚酮及聚醚酮醚酮酮3种基质中进行3水平的添加回收实验,回收率范围在81.1%~106.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方法能满足食品接触材料中二苯砜和4,4’-二氯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制品中有害重金属迁移量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5-12-25
目的建立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聚乙烯制品、聚丙烯制品和三聚氰胺成型品中铅、镉、铬迁移量的检测方法。方法筛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铅、镉、铬的最佳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采用正交设计仪器参数确定仪器最佳工作条件,测定聚乙烯制品、聚丙烯制品和三聚氰胺成型品中铅、镉、铬迁移量的检出限、重复性、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在最佳试验条件下,铅、镉、铬的线性范围为0~150、0~5、0~100μg/L,检出限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