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润滑剂在脂类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润滑剂(油酸酰胺、硬脂酰胺、芥酸酰胺、山嵛酰胺)在脂类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异辛烷、95%乙醇、改性聚苯醚3种试验介质替代脂类食品试验,用三氟乙酸酐衍生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结果油酸酰胺、硬脂酰胺在0.2~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芥酸酰胺、山嵛酰胺在1.0~3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定量限为0.026~0.14 mg/L,
-
食品接触材料法规管控:欧美及中国对比
来源:进出口经理人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接触材料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烹饪及使用等环节的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近期讨论得沸沸扬扬的电水壶锰析出量过高的问题,就是典型的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案例。不论是哪种有害物质,一旦从食品接触材料中发生迁移并超过一定限量,其风险性及危害性也一并转移到所接触的食物中。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及安全,各国政府均加强了对食品接触材料的管控力度。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系统、完善的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体系
-
食品接触材料测试中一种改进型加热方式的研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接触材料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对其安全性的测试一直是保障人们健康的必要手段。模拟测试是目前通用的检测手法,而很多条件的模拟一直困扰着技术人员,本文设计的一种新型加热器就是用于解决此问题。食品接触材料现状介绍电饭锅、果汁机、咖啡机等各种厨电产品的普遍使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其中与食品直接接触的材料却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产品中的食品接触材料,比如:塑料、橡胶、着色剂等可能会在产品
-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签的常见问题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作为食品生产、流通重要的组成部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2015年9月1日实施的GB/T 30643-2014《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签通则》结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生产及流通特点,从产品名称、规格、日期、贮存条件、产品标准号、质量等级及使用说明等诸多方面对该类产品的标签标识进行了规范性要求。本文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对目前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归
-
食品出口破壁前行
来源:进出口经理人 发布日期:2016-11-30
亚洲新食品技术法规频现、欧盟食品接触材料通报增多……中国食品出口企业需再接再厉据统计,2015年中国食品行业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日本、美国、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德国、泰国、俄罗斯和荷兰等地区。其中,对日本出口占11.34%,同比下降6.4%;对美国出口占10.35%,同比下降1.79%;对韩国出口占5.53%,同比增长5.38%。可见,亚洲是中国食品出口的"主战场"。除亚洲市场外,欧盟已成为中国出
-
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水基食品模拟物中双氰胺的特定迁移量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双氰胺(Dicyandiamide)又名氰基胍,是氰胺的二聚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中间体。与三聚氰胺类似,双氰胺作为潜在的非蛋白氮掺假物质,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已禁止双氰胺添加在乳粉中。目前,有关双氰胺的检测主要集中在奶粉样品,已报道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HPLC-MS法、UPLC-MS/MS法和HPLCUV法。易忽视的是食品接触材料中残留的双氰胺单体在使用过程中,也会迁移至食品中直接危
-
国内外聚乙烯塑料食品接触材料的法规比较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聚乙烯(PE)以其优越的性能,广泛应用为食品接触材料。随着贸易的发展,国内外相关法规的差异给我国进出口企业带来一定的困扰。本文在对发达国家有关法规进行说明的基础上,系统地比较了国内外PE类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卫生标准的主要差异,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规定,对我国PE类塑料成型品的卫生标准提出了修订建议,以帮助我国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减少因国内外标准的不同而导致产品出口受阻。
-
食品接触材料中残留苯乙烯单体的测定及风险分析
来源:当代化工 发布日期:2016-11-30
对食品接触材料(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材质)的苯乙烯单体残留量进行风险分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食品接触材料中苯乙烯单体残留量进行测定。所测样品苯乙烯单体均有检出,且含量比较高。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材质的食品接触材料的苯乙烯单体存在有一定的风险,需引起重视。
-
浅谈国内外食品包装材料法规现状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虽然食品包装对于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但随着食品包装行业的迅速发展,由食品包装材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目前,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
-
纱布吸附-紫外灯照射法测定食品接触纸及其制品中荧光增白剂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建立食品接触纸中荧光增白剂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方法当样品有不太明显的蓝色或紫色荧光时,样品中的荧光增白剂用碱性提取溶剂提取,调节提取液为酸性,纱布吸附,在波长365 nm紫外灯照射下测定纱布的荧光强度。结果紫外灯照射法能定性判定样品中高含量的荧光增白剂。纱布吸附结合紫外灯照射法能定性判定样品中低含量的荧光增白剂,排除样品荧光本底或者其他荧光污染物的干扰,荧光增白剂的检出限为10 mg/kg。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