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RASFF通报分析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安全
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发布日期:2015-11-20
基于2014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of Food and Feed,RASFF)对我国出口食品接触材料的通报数据,分析了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比较了欧盟食品接触材料监管与我国食品相关产品监管体系差异,并为提高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的整体安全水平,增强我国贸易市场竞争力提出了具体建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模拟食品接触材料中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的迁移量
来源: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发布日期:2015-11-18
食品接触材料,是指与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各类材料,保护其包装的食品,防止食品受到外界因素,如空气、光线和微生物等的影响而发生变质,同时便于储存和运输。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化学物质若发生迁移进入食品,则可能引起食品品质的变化,还会给食品安全带来负面影响[1-3]。因此,对食品包装以及其他食品接触材料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行为进行关注、研究、测试和控制,对保证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ICP-OES和AAS测定食品接触陶瓷涂层方法比较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发布日期:2015-11-10
文章对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和原子吸收光谱(AAS)两种方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陶瓷涂层中的重金属铅和镉含量的特点和限制因素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具体测量实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冰箱内食品接触材料风险评估
来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发布日期:2015-10-27
冰箱作为食品的储藏容器,属于食品安全影响中食品接触材料间接的影响因素,是企业风险控制的一个方面。本文基于各国风险通报点,介绍几种冰箱通用材料易出现不合格的关键点和存在原因,提出企业应对措施和监管建议。
-
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检测研究进展
来源:塑料助剂 发布日期:2015-10-20
介绍了近年来在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
我国建立食品接触安全认证制度
来源:中国食品 发布日期:2015-10-15
为了进一步保证食品安全,促进食品接触产品行业的规范发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QC)发布食品接触安全认证制度。食品接触产品安全认证制度是检查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有效管理措施,标志着食品接触安全管理又走上一个新台阶。
-
环保加快食品包装“轻质化”
来源:中国印刷 发布日期:2015-10-15
在满足各项功能的前提下,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包装废弃物的数量,这种包装轻质化意识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加强,特别是在食品领域,一些技术领先的企业已经开始行动。食品包装对于食品安全则有着重要意义。合适的包装方式和材料,可以保护食品不受外界的污染,保持食品本身的水分、成分、品质等特性不发生改变。包装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会向食品中发生迁移,如果迁移的量超过一定界限,会影响
-
丙烯酸树脂食品接触材料中16种单体迁移量的测定及迁移风险考察
来源:分析化学 发布日期:2015-10-15
建立了丙烯酸树脂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16种残留丙烯酸酯类及苯乙烯类单体迁移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水、3%乙酸、20%醇、50%醇、95%醇及异辛烷作为食品模拟物,测定丙烯酸树脂在80℃浸泡8 h后16种单体的迁移量。其中水基食品模拟液(水、20%醇)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选择DB-WAX毛细管柱实现了在21 min内同时分离16种单体。结果表明直接进样方法对所测各物质的定量限可达到0.7 m
-
食品接触塑料中添加剂迁移模型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5-09-25
食品接触塑料在加工过程中会引入很多小分子添加剂,在与食品接触过程中可能迁移到食品中,并随着食品进入人体对身体健康构成一定的危害。对于食品接触塑料及其制品的安全性评价大多是基于材料中小分子添加剂在食品及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的检测,而这些检测费时、费力并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及化学试剂。但是,结合迁移模型可以预测、推算其迁移规律和迁移量。本文论述了国内外食品接触塑料中小分子添加剂的迁移模型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
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体系研究
发布日期:2015-09-21
近年来,欧盟愈发重视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对欧盟饰品接触材料监管体系的剖析,指导企业科学、理性看待食品接触材料的贸易门槛,并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保护意识,营造国内食品安全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