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分辨质谱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5-09-30
高分辨质谱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研究已经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对目前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的两种高分辨质谱技术,飞行时间质谱法(TOF-MS)和傅里叶变换静电场轨道阱质谱(FT Orbitrap-MS)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简要阐述了高分辨质谱技术较低分辨质谱技术在痕量分析中的优势,同时对高分辨质谱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5-09-30
通过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体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当前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待建立指导监测工作开展的基础理论,监测目标有待集中,能力水平有待提高以及公众信息交流有待加强。今后的发展对策包括加强机制建设促使承担监测工作的技术机构主动提升工作水平,改进工作方式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并确保监测工作的效果,推进技术革新以全面提升监测水平,深入数据挖掘发挥监测作用。通过开展设计理
-
基于半定量风险评估的食品风险分级方法研究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5-09-30
目的为科学评估食品中化学性因素、致病菌、寄生虫、病毒的风险,有效地把大量的监督抽检的数据和"三率"(超标率、合格率、不合格率)转化为风险的量化分级,为确立优先监管顺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经验判断、专家评议、Delphi专家咨询等方法,结合食品风险评估理论,建立基于半定量风险评估的风险分级的具体指标和方法。结果初步建立了对食品中化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的风险分级方法和指标体系。总风险分值=8×健康风
-
我国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现况分析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5-09-30
原卫生部(现国家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2年底全面启动了食品标准的清理工作,共搜集到食品标准约5 000项,其中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398项。此次清理过程反映出我国食品标准存在内容界定不清、部分标准内容之间重复交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亟需建立完善等诸多问题,本文对食品生产经营规范类标准进行了汇总、整理和分析,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食品标准清理及整合工作提供参考。
-
呼和浩特市2010-2014年市售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监测与分析
来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5-09-29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阳性葡萄状球菌,无芽胞,无荚膜,在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水、空气、尘埃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能生存[1],因其生存要求不高,则更易污染食品。常寄生于人皮肤表面及上呼吸道黏膜。感染该菌易导致化脓性炎症及毒素性疾病包括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重者罹患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中毒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2]。各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报道屡见不鲜。从2001年
-
闽台食品安全标准对比与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来源:品牌(下半月) 发布日期:2015-09-28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国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并与我国社会稳定及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当前我国面临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假冒伪劣、食品中毒、出口受阻等问题尤为严重,这些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危害社会还造成了恶劣影响,甚至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声誉和经济利益。
-
非政府组织在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15-09-28
如今,食品安全危机已成为政府各部门与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应对食品安全事件时,政府部门仍存在管制方面的缺陷与不足.随着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壮大,在进行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时,非政府组织能充分发挥其组织决策的高效率、灵活性和独立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
我国食品安全刑法规制的现状、缺陷和完善
来源:岭南学刊 发布日期:2015-09-25
《食品安全法》和《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实施后,食品安全犯罪形势依旧严峻。原因在于当前食品安全刑法规制存在立法理念不能与时俱进,体系不完善且归属不合理,与其他法律法规缺乏有效衔接,规制范畴过于狭窄,刑罚设置不科学等缺陷。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引入并确立法律拟制原则,树立现代食品安全刑法规制理念,使刑法提早介入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监管,防范危险犯转化为现实犯;其次要完善现有食品安全刑法规制体系;再次要增
-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5-09-25
气相色谱法(GC)是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TFAs)的常用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然而,由于来源于反刍动物的天然TFAs(n-TFAs)与部分氢化油的工业TFAs(IP-TFAs)的组成不同,以及不同食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差异,无法利用一种固定操作程序完全分离并准确分析各类食品中的TFAs组成。本文通过分析食品中TFAs的来源与组成,系统综述了GC法分析TFAs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包括样品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发布日期:2015-09-25
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过程中,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具有非常显著的简便性、灵敏性,不需要进行复杂样品的前处理工作,可以满足现场快速分析的需要。因为其存在上述显著的优势,所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农业领域、食品领域、医药领域、生物领域以及化学领域等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使用。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过程中的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