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实施的动态不一致性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博弈
来源:商业研究 发布日期:2015-11-10
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直接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诸多漏洞,而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政策实施的动态不一致性进一步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监管政策实施的动态不一致性导致监管力度不足的作用机理,在理论层面上解释我国普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并通过政府声誉等变量的变化,对模型进行比较静态分析,提出提高监管力度等避免食品安全隐患的建议。
-
浅谈企业食品安全关键内控点管理
来源:中外酒业·啤酒科技 发布日期:2015-11-10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关乎到全民健康安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也被国家及各级管理单位提升到空前的高度、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作为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已被广泛应用,而食品企业如何在食品安全自我管理中有效排查现状、识别风险,整理出食品安全管理关键内控点并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是文章阐述的重点内容。
-
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食品卫生与食品质量概念辨析
来源:中国医药指南 发布日期:2015-11-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水平有了全新的要求。"民以食为天",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是人们所关注的最基本的问题。然而,近些年来,关于食品方面存在的问题却屡见不鲜,食品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这三个名词更是频频出现。那么,这三者之间究竟具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呢?这也是笔者在本片文章中重点讨论的话题。
-
论协作共治视角下食品安全政府治理机制的完善
来源:当代法学 发布日期:2015-11-10
社会公众对政府提供食品安全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相对于其他改革措施,寻求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能够在更广泛和更稳固的基础上提升食品安全治理的实效性。协作共治视角下的食品安全政府治理的核心在于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政府必须将社会公众提升到对等的伙伴地位,引领和培育公共精神,将多元主体的力量凝聚到实现食品安全治理目标的统一行动上来。在微观层面,通过完善公众参与的范围和方式实现食品安全治理决策
-
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以吉林省为例
来源:经济视角(上旬刊) 发布日期:2015-11-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食品安全不仅事关人民健康问题,也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吉林省必须以法治思维来推进食品安全的治理,以消除社会发展中的障碍,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发展。所以,吉林省应完善有关食品安全的地方性法规,完善统一标准,建立食品标识管理码,构建溯源系统,加强道德建设等,并有效贯彻落实,认真执行,以严明的
-
2011-2013年攀枝花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发布日期:2015-11-10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和分布情况,科学评估我市食品安全现状,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食品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3年共采集食品732份,依据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沙门氏菌、单増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8种致病菌检测。结果 732份食品中,共检出致病菌59株,总检出率8.06%。其中致病菌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熟制米面制品(29.50%),鲜榨果蔬汁(10.00%)
-
小微企业食品安全问题、特征、原因和对策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5-11-10
通过对2011-2015年间我国364件小微企业食品安全事故的研究,指出小微企业食品安全的问题,系统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特征和原因,最后提出治理小微企业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构建诚信体系;加大对薄弱环节的监管;提高违法成本;发挥其他监管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促成保险公司和小微食品企业的保险意愿。
-
2011-2014年常熟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发布日期:2015-11-10
目的了解常熟市食品中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取当地居民食品主要购买点,共采集1 282份样品,按照各类食品卫生国家标准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及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食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率分别为16.6%(84/507)和19.9%(101/507),不同类别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2,
-
海南医学院大学生食品安全知信行调查
来源:轻工科技 发布日期:2015-11-09
目的:了解海南医院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为医学院校如何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海南医学院526名学生进行自编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26名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2.81%。不同专业、性别、学历、年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不同民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生对食品安全态度较为积极,但
-
媒体偏见还是媒体监管?——中国现行体制下媒体对食品安全监管作用机制分析
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 发布日期:2015-11-06
目前媒体对中国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引来很大争议,主要围绕媒体偏见和媒体监管作用。本文建立了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下,以及是否将媒体监管作为行政考核指标时的契约实施行为。研究表明,在媒体监管"激励有效"的情况下,媒体曝光可以有效增加地方政府的监管努力水平并降低中央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成本。最后,本文提出避免媒体偏见的政策建议:中国应加强对记者进行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