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浅谈食品添加剂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来源:经营管理者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我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要求食品方便化,多样化,营养化,风味化和高级化,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就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所加入和使用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这些物质在产品中必须不影响食品营养价值,若能合理使用,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和人们健康都有好处。但也必需指出,食品添加剂虽然对人无害,若无限制地使用,也可能引起各种形式的毒性表现。因而它对
  • 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基于监管成本-收益视角的分析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6-11-30

    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种特殊的食品,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对于转基因食品监管问题,政府的不同部门、企业公司、专家学者、非政府组织以及普通消费者都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观点。本文从监管者、监管对象、监管过程等三个方面全面梳理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体制特征和问题,并运用监管政策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对我国转基因食品领域的研发者、种植者、消费者以及政府部门等不同利益主体成本收益的集中分散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最后
  • 食品安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以新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为切入点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6-11-30

    惩罚性赔偿制度发源于英美法系国家,在大陆法系中近代才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我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已经开始实施,其中的第一百四十八条是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体现。食安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有一定的适用条件,然而其法条规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结合这些问题,文章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 基于产业链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安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以来就是政府和民间关注的重点。通过食品产业链的构建和管理,提高食品安全等级,具有重大而现实的研究意义。
  • 社会共治:培育第三方食品安检机构的法律思考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安全关乎百姓健康,聚集全社会的目光。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是降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的机制保障。而在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转型过程中,培育第三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可以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也缓解政府监管资源不足与食品安全问题专业性、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是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充分发挥第三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在保障食品安全检测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效率性,必须明确其作为社会共治
  • 宁波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及监管对策研究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发布日期:2016-11-30

    以新的公共管理理论和政府监管为基础,以宁波为例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深入分析了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宁波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总指数(68.67)比较低,居民对添加剂的使用、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卫生状况、执法力度、政府政策和媒体曝光的满意度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监管部门应借助"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完善宁波市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平台,提高信息透明度;
  •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多维度解析研究——基于整体性治理视角

    来源:管理世界 发布日期:2016-11-30

    本文从市场主体间的价值链、食品安全全过程和监管主体利益关系3个维度,探讨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相关市场主体的监管特征、市场博弈状态;相关流程的主体特征、危害产生机理;相关监管部门的合作特征、非合作困境,并提出了有助于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整体性革新的四位一体治理要点。
  •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渎职犯罪问题研究

    来源:食品与机械 发布日期:2016-11-30

    梳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渎职犯罪的立法轨迹可以发现,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规制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的立法体系,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的构成要件。但站在司法实践的层面来看,当前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在适用层面还面临着责任主体认定、主观过错认定、客观要件认定3个方面的困境。要推动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立法的完善,必须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责任主体,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的立案标准,正确界定食
  • 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法律思考

    来源:法制与社会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召回制度在保障我国食品安全起到关键性作用,该制度是为了将不安全食品召回,防止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从而对社会公众的健康造成更大的侵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程度。但该制度在立法及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法律体系、监管机构、法律责任等。本文结合我国现有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健全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应在法律体系、监督机制、食品溯源体系、食品责任保险制度和法律责任方面作出进一步完善。
  • 绿色食品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以哈尔滨市为例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日益发展壮大。绿色食品概念已经被社会广泛熟知,但社会对绿色食品的认识仍有许多误区乃至偏差。因此,提高社会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首页  上一页  ...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