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法制博览 发布日期:2016-11-30
近年来,我国是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回顾其原因,我们发现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法律机制的基本框架虽已建立,但是观其现状而言,依然存在着不少的立法、司法漏洞。笔者在通过合理借鉴相关域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现行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
健康中国视阈下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探究
来源: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食堂经营模式呈现多元化,部分高校食堂采用对外承包经营的模式,导致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新形势下高校食堂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
压缩感知方法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压缩感知方法通过混样过程来减少样品的检测次数,从而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缩短检测时间。方法利用食品中污染物超标数据稀疏性的特点,将压缩感知方法应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样品检测。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混合待检测的样品,得到远少于原样品数的检测次数,然后根据相应重构算法由测量值重构原始数据。该算法可采用R统计软件实现。结果用压缩感知方法重构125份原始样品的检测值,误差平方和为3.782 6
-
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动态演化分析
来源:中国调味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针对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在构建地方政府与食品企业策略互动支付矩阵的基础上,分析了食品企业与地方政府两个行为主体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针对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缺陷,能够从两方面进行有效应对:(1)提高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视察频度,且地方政府必须对违规食品企业处以高额的罚款;(2)地方政府对食品企业实施合理的补贴政策,提高食品企业的利润。
-
论“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社会管理作用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3.15"晚会中曝光的"饿了么"的外卖食品卫生问题,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了国民日益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因为食品安全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和生活。目前国内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也促使决策者和相关学者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逐步重视起来,本文旨在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必要性进行简单介绍,同时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如何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如何更加有效的缓解目前我国严峻的食品安全
-
中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发展情况及现状分析
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必备的法律措施,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是经济和人口大国,为维护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随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大量进行,我们积累了丰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得到充分的发展,已经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然而,频繁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透露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仍然不够完善,
-
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主体探究
来源:学术交流 发布日期:2016-11-30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经历了七次机构改革,其变迁的背后呈现经济、政治和焦点事件的动因。对我国现阶段横向主体设置的"三定方案"的法律性进行考察,发现特定行政体制下各监管部门对以法定责任为基础的"专有性"资源的依赖,形成了部门间的分工,在专业性分工具有政策相似性时,将阻碍部门间的合作,造成专有性的冲突。从纵向主体的层级设置、事权划分的行政性及责任划分与监管资源的错位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
-
有效进行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相关问题探讨
来源:中国药事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为提高食品安全抽验监测工作效能提供参考建议。方法:介绍当前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以及抽检监测的定义和种类,总结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结果与结论:加强对不合格食品生产者的跟踪抽检和企业的自身管理;加强监督抽检队伍建设,提高抽样人员素质水平;加强社会监督,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通过这些措施,解决抽检过程中的难点及热点问题,让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更
-
稳定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及其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发布日期:2016-11-30
简述稳定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该技术几年来在食品安全溯源及真伪鉴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其在婴幼儿奶粉掺假、蜂蜜掺假及产地溯源、植物油掺假、酒水溯源及掺假及动物食品产地溯源及掺假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展望该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发展前景。
-
需求侧应急管理:基于食品安全的考察
来源:学海 发布日期:2016-11-30
需求侧管理是电力管理领域的一个重大创新,主要通过负荷控制、第三方和第四方管理、大数据管理等方法提高效能。借鉴需求侧管理,可以提炼出管理创新的理论框架,在应急管理领域加以应用,把转变政府职能与加强应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危机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实现治理多方面主体的统筹兼顾、协同发展,更好地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引入需求侧管理还有助于拓展应急管理政策传导领域,优化管理资源、促进大数据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