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体背景下食品安全舆情引导的现状及影响
来源:中国商论 发布日期:2016-11-30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舆论传播模式都是一种"刺激——反应"模式。传统媒体由于受其自身特点影响,在应对食品安全舆情时,呈现出困境和问题。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在传播速度、舆情趋向、舆论热点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特征。
-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者的信息瞒报与合谋现象分析——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解释与实践验证
来源:管理评论 发布日期:2016-11-30
本文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一个消费者委托监管者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并汇报食品安全信息的模型,指出了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的"结果考核制"和"检测权与处罚权合一"两种制度安排存在严重的激励扭曲,会导致监管者不作为、瞒报食品安全信息,甚至与生产者合谋。本文进一步结合食品安全实践中监管责任的典型案例,对分析结论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改进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
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伦理学思考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发布日期:2016-11-30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繁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屡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企业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也日益凸显。从伦理学视角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诚信缺失、缺少社会责任和政府监管存在漏洞。据此提出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健全行业诚信体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和全社会参与监督的解决对策。
-
消费者食品安全问题识别能力与安全食品购买行为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6-11-30
大量具有食品安全问题识别能力的消费者是避免食品安全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关键。研究基于江苏省消费者660份实地问卷调查数据,利用Ordered Logit模型研究了消费者食品安全问题识别能力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消费者食品安全问题识别能力与安全食品购买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消费者食品安全问题识别能力薄弱是导致安全食品购买较少的主要原因;食品安全知识学习和信息搜寻是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问题识别能力
-
“结构性失衡”:我国食品安全议题的消息来源与报道框架分析
来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通过对六家日报一年内有关食品安全议题的683篇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研究揭示了媒体在食品问题报道中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以呈现"问题预防"阶段为主,但忽视对问题发生和具体治理的报道;来自公众爆料和独立调查报道等渠道的报道较少;消息来源引述的多元化程度很低;新闻主体侧重于强调政府形象,包括突出其工作动态、业绩和治理手段,对企业及产品问题进行揭露、曝光;在新闻主题框架中,"政府行
-
中美食品安全规制改革对比研究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6-11-30
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中的需求之一,"民以食为天"更加突出了食品问题在民生生活中不可忽视。伴随着近几年有关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成为民生热点。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食品安全规制改革的绩效做出评价,在分析中美食品安全规制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比较分析法对中美食品安全规制改革的体制和体系进行分析,并针对中国食品安全规制改革提出合理建议。
-
广西部分食品中铝含量监测及人群膳食暴露评估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了解广西部分食品中铝的污染状况,评估居民膳食中铝暴露的风险。方法对2009—2013年广西检测的部分食品中铝含量进行分析,结合2002年广西居民膳食营养调查中的食物消费量数据,计算广西居民膳食中铝暴露量。结果 2009—2013年共检测食品样品10类5 679份,铝含量的平均值为132.17 mg/kg,检出率为73.01%(4 146/5 679),超标率为29.51%(1 676/5 67
-
2011—2015年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制定情况分析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2011—2015年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征集到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建议114项,其中食品产品类62项(54.4%)、卫生规范类11项(9.6%)、检验方法类41项(36.0%)。在征集到的114项立项建议中共有21项获得了立项,并且以食品产品类为主,占立项总数的66.7%(14/21)。在标准研制过程中,有13项放弃研制或暂缓发布,仅有8项标准发布或仍在研制。通过对5年的立项建议进行分析发
-
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消费态度异质性及监管路径
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发布日期:2016-11-30
当前,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居民对于食品安全消费普遍持担忧态度。相对于多主体监管的城市而言,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既突出又复杂,农村食品安全消费风险的区域差异性,以及农村居民对于食品安全消费担忧度的异质性,使得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缺乏必要的地区针对性,有些政策甚至在部分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监管中无所适从,从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现有研究大都是以整体的宏观数据为研究对象,并未将空间微观因素考虑在内,弱化
-
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分析中应用现状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液相微萃取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选择性好、操作简单、快速、富集倍数高、所需有机溶剂用量少等特点而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样品分离富集技术。近些年,该技术已经在水样、土壤、饮品及食品等样品的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液相微萃取技术近期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的应用,包括饮品、蔬菜水果、谷物及动物性组织等食品中农药、兽药、酚类物质、持久性污染物及其他一些物质的分析检测,并对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