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参与:科学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根本出路
来源:商 发布日期:2016-11-30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由于公共参与不到位不全面,导致了监管效率偏低。为此,必须加强公共参与的制度建设。
-
食品质量可追溯监管的企业归责机制——一个法经济学分析框架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食品质量可追溯监管的长效的企业归责机制构建是当前食品安全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通过对食品质量可追溯监管的企业归责机制相关研究现状做简要梳理,指出现有文献在研究视角、方法运用和研究内容上存在的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以产业组织形态为新视角、以侵权责任法经济学分析为新方法、以最优责任制度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可追溯监管的企业归责机制法经济学分析
-
“依法治藏”背景下;西藏地区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与思考
来源:法制与社会 发布日期:2016-11-30
民以食为天,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一再表现为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法律作为规范食品安全最有效的手段,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问题。本文以西藏地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为起点,分析出目前西藏地区食品安全存在立法缺漏;执法和监督有效性差;食品召回制度未落实到位;事后补救措施不力;法律责任体系不完善等的不足,并从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完善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行政问责制度;在食品安全领域加
-
食品安全企业私营标准研究
来源:现代商业 发布日期:2016-11-30
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中,私营标准正日益增多且越来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希望藉此用来作为产品竞争、差异化竞争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工具,对此,我国应给予充分重视,并在实践中加快利用和推动。
-
破解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披露主体间“勾结”行为的思辨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6-11-30
运用"公务法人"治理结构,平衡事前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披露主体之间权力配置,为食品消费者维权提供具有实效性的事后司法救济途径与方式,达成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合作共享与实时分析的"辩证对话"模式,以破解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披露主体间"勾结"的利益链条。
-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背景下公众参与机制的现状及完善
来源:食品与机械 发布日期:2016-11-30
新修订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提出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原则,为中国食品安全治理指明了发展方向。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公众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是食品安全治理理论和实践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公众参与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但实践中公众参与仍然面临组织化程度不高、参与互动性不足以及相关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不断完善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相关保障机制,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治理的效率,促进食品安全社会共
-
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基于此,结合食品安全的定义,分析食品安全现状,并探究加强食品安全的做法。
-
公共安全语境下食品安全犯罪的特点及打防对策
来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国家对此非常重视,多次出台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工作措施与规定,各地公安机关对此项工作也非常重视,侦办了一批食品安全犯罪的案件。在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过程中,由于法律规定、办案程序、检测鉴定等诸多不完备因素,对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造成了影响,因此当前急需对食品安全犯罪的特点及打防措施等进行研究,以提高公安机关防范、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能力。
-
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食品基质中亚硝酸盐含量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食品基质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方法取适量样品,按不同基质进行提取和净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以亚硝酸钠计)。结果方法检出限:液态乳和发酵乳中为0.02 mg/kg,其他样品中为0.2 mg/kg。淀粉类样品在添加浓度1.0~5.0 mg/kg范围内,回收率为77.6%~113%,RSD为1.9%~13.4%;肉制品类样品在添加浓度2.0~10.0 mg/kg范围内,
-
浅谈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和我国可借鉴的经验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大局。综观发达国家或地区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可以总结出:食品安全是各国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食品安全立法须与时俱进;应建立强而有力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食品安全耗资巨大,需要保证资金投入;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及网络技术;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及网络技术。我国完全可以通过借鉴国际经验,立足国情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建立起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