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8-10-30
本文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的原理以及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相关内容,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的应用,并对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其实际效果,使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
物联网环境下食品药品安全预警体系研究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8-10-30
新技术背景下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是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物联网、产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大规模社交网络等角度论述了如何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的成效,提出培育社会团体实施社会共治的方法。
-
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的中外比较及启示
来源:食品与机械 发布日期:2018-10-28
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基于中外对比的视角,总结中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美国、加拿大、日本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的有益经验,为中国食品召回制度的完善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
CAC框架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发布日期:2018-10-28
通过分析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框架下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并分析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基本特性,明确其基本概念、风险交流形式及基本原则,同时探讨CAC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监管工作及风险交流的注意事项,以期从风险交流的主体、参与平台以及国际合作多个角度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风险交流工作提供参考。
-
加强污染物排放监管 保障海洋环境和食品安全——《海洋环境中的氨基脲污染及其生物效应》书评
来源:海洋开发与管理 发布日期:2018-10-28
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生态环境改善是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问题。《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加强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重点整治海湾和河口污染;《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提出增强对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引导和约束,深化海洋资源科学配置和管理,同时开展严格的海洋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治,加强海洋生
-
中国食品安全的国际共治维度
来源:食品与机械 发布日期:2018-10-28
由于食品贸易的全球化趋势、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以及树立中国食品行业的国际安全信誉等原因,国际共治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食品安全保证的共识。然而,当前中国食品安全国际共治要想顺利推进还面临着不存在相应的国际共治机制、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不统一以及政企合作尚待改善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借鉴中国现行环境司法"三审合一"机制形成的成熟推进模式,通过建立国际食品安全共治组织、积极推进国际食品安
-
食品检测的发展状况展望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8-10-27
本文对食品检测的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展开探究,旨在促进我国食品检测工作进一步完善。
-
J食品公司基于ISO22000的质量管理项目研究
来源:东华大学 发布日期:2018-10-2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一项民心工程,不仅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同时关系到人民大众的健康生活和生命安全,可谓责任重于泰山。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是建设“健康中国”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其重点之一,就是要考虑食品安全和营养改善的有机结合。然而,近些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诸如三聚氰胺、瘦肉精、上海福喜事件等等。不仅
-
我国塑料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分析
来源:中国塑料 发布日期:2018-10-26
简要概述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发展及塑料包装材料的种类,详细分析了影响塑料包装食品安全的因素,不仅原材料和加工助剂能影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产品质量检验方法和技术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提出了提高食品安全性的措施,明确政府职责,发挥监管作用;完善相关标准,强化检验体系;强化企业自管,提高自律意识;加大科研投入,开发绿色材料。
-
以公众健康为基础的食品营养规制分析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8-10-25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消费者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营养类食品也越来越多,但这些食品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人们患营养性疾病的概率越来越大。政府为了保障食品营养也实行了各种法律形式,但是政府的这种管理方法往往是针对问题设立的,内容上不够全面。所以适当地对法律进行调整创造一套有序的法律体系显得非常必要,这样可以有效保障人体健康。人们在进行食品营养补充的时候要把握一定的营养规则,不能盲目地对人体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