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汽车也能以旧换新了
来源:重庆大学 发布日期:2015-04-01
随着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其充电难的问题也将逐渐显现。目前电动汽车普遍采用导线接入的充电方式,这使得充电过程中存在易漏电、接插件易老化、操作繁杂等问题,且电动汽车本身存在续航里程较短、动力电池成本高等问题,这些都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发展与推广。感应耦合电能无线传输(IPT)技术能够实现电能从电网至电动汽车的无线传输,从而解决充电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此外还可以实现为公路上行驶状态的电动汽车进行实时能量供
-
日本公司发布真实版“汽车人” 变形仅需10秒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日期:2015-04-01
-
基于分布式车载网络汽车电器系统的设计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发布日期:2015-04-01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以缓解当前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电动汽车兼具“荷”与“源”双重属性,令其成为未来能源互联网构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未来大规模电动汽车应用一方面可能会因其充电负荷的不确定性造成电网的阻塞,另一方面大规模电动汽车配置的车载蓄电池使得电动汽车集群本身又可以看成大规模移动储能单元,可以为电网提供旋转备用、电压/频率支撑、故障穿越等服务。但电动
-
基于分类视角的汽车零部件入厂模式研究——以安吉汽车物流公司为例
来源:重庆大学 发布日期:2015-04-01
能源短缺、环境破坏问题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一个研究课题,而汽车的能源消耗、尾气排放与能源短缺、环境破坏问题息息相关。电动汽车具有环保、低碳、无污染等优点,它已经被当作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由于电动汽车电池续航能力的问题,需要频繁的充电,驻车充电又要占据大量的时间。作为电动汽车的一种实时电能补给方案,提出了电动汽车不停车实时动态供电。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技术旨在实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实时电能
-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集群充电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汽车维修与保养 发布日期:2015-04-01
随着能源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世界上各个汽车生产大国都将把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投入市场。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带有高压动力回路,其工作回路中的电压甚至可以达到600V以上。因此在考虑电动汽车给我们带来环保效益的同时,高压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因此,如何保护相关人员的安全已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一、电动汽车高压的危害人体电阻主要是皮肤电阻,人体表皮角质层的电阻很大,在干燥情况下可达到6~10kΩ,
-
客轮汽车舱货物自燃引发的思考
来源:电力自动化设备 发布日期:2015-04-01
为实现电动汽车换电站(BSS)与微电网所有权不同时微电网运行优化,建立了微电网经济调度双层优化模型。在上层模型中,微电网调度中心是决策机构,其目标函数是微电网供电成本最小;在下层模型中,BSS运营商是决策机构,在考虑换电需求量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建立以BSS利润最大为目标函数的盒式集合鲁棒优化模型。上、下层优化模型通过微电网向BSS提供的个性化电价实现互动。采用入侵杂草算法和CPLEX软件分别对上、
-
电动汽车跨区域充换电计量计费清分结算研究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发布日期:2015-04-01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是电动汽车进行电能补给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标准的充电接口,利用传导式充电方式为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源,是电动汽车充电的主要手段。本文以电动汽车电能供给系统构成为基础,结合标准文件《NB/T 33002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和《GBT 20234电动汽车传导用电连接装置》,设计了一种可同时提供两路充电接口的交流充电桩。论文通过功能需求分析确定了充电桩系统的总体结构,以英飞凌微
-
合肥市出租汽车 进入“智能”时代
来源:杭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5-04-01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H在线实时估计算法研究
来源:重庆大学 发布日期:2015-04-01
在非再生能源日益短缺以及汽车尾气导致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具有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等优点的电动汽车得到迅速发展。但车内电子设备的增多、电气集成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越发严重。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作为主要的电磁干扰源,其在工作过程中逆变器所产生的共模干扰尤为严重,不仅影响自身系统的正常工作,还会对车内其他系统产生干扰。为此,本文针对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系统传导EMI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
-
纯电动汽车复合储能系统参数匹配及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郑州大学 发布日期:2015-04-01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排放使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日益严重,纯电动汽车可以实现零排放,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课题在分析电动汽车发展状态基础上,以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完成了电动汽车的整体结构布置、高压设计和网络布局等整体设计,对动力系统参数进行了匹配计算。采用ADVISOR软件进行了整车建模,完成了整车动力系统的仿真,分析了各参数对动力性和里程的影响。最后,通过试车测试,验证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