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业类院校机械工程领域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来源:时代农机 发布日期:2019-03-28
鉴于湖南省经济发展状况,结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省内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文选择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作为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试点企业,提出一种适用于林业高校机械工程方向研究生培养现状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结合高校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的一种改良模式,以高校为主导的渐进式联合培养模式,不仅可以帮助生产企业解决产品加工中的技术难题,也可以培养机械工程领域研究生的解决
-
校企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嵌入式方向核心课程的体系结构探索研究
来源:高教学刊 发布日期:2019-03-28
针对目前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嵌入式方向)教学环节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通过整合我校前期校企合作成果,提出了以课程群为基础的多层次嵌入式核心课程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不仅满足嵌入式系统设计教学需求,而且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
基于校企院所合作基础的“纺织+”跨学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19-03-20
目前如何提高纺织工程学科的科技含量及在本科生的影响力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基于纺织工程学科基础上的跨学科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借助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南大学针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多家"针织+跨行业"多学科合作的平台,江南大学率先开展了基于校企院所合作的"纺织+"跨学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培养模式的研究意义,探讨通过基于校企院所合作的"纺织+"跨学科协
-
校企合作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为例
来源:高教学刊 发布日期:2019-03-19
校企合作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山东理工大学鲁泰纺织服装学院为例,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概括,校企合作促进了学生实践创新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实现了与企业的师资融合和文化融合,构建了新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
汽车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来源: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9-03-15
为了提升汽修专业的教学质量,汽修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采取了理实一体化教学,但很多院校的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并不好。主要原因是存在教学设备不足;教材内容过于陈旧或者与学校设备不一致;师资水平难以达到教学要求;评价标准难以反映教学效果等。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案。
-
“双高”背景下汽车专业校企合作上汽大众SCEP订单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智库时代 发布日期:2019-03-11
本文论述了汽车专业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学生,开发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企业岗位能力需要的课程体系,实施企业订单化组班教学,促进学生就业质量,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
现代学徒制在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的研究
来源:智库时代 发布日期:2019-03-04
我国推行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有别于传统师傅带徒弟的单向技艺传授和纯技术技能传承,也突破了高职院校传统学科化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课堂限制。现代学徒制采用的是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学生和学徒双身份培育,强调学生/学徒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新型培养模式。本文首先阐述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背景,进而分析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具体探究过程,为汽检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
高职纺织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互动机制研究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19-02-28
针对校企合作中的"校热企冷"现象,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例,构建具有"企业-教师-学生-企业"连带效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互动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
“互联网+”背景下新型校企合作关系的研究——以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为例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发布日期:2019-02-2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使命的统一要求。职业教育要完成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办学路径上如何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新型校企合作关系的研究极为重要。本文以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为例,自2005年起与一汽丰田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开
-
新工科理念下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19-02-20
本文从机械制图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新工科培养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理念,提出育人理念有机融合、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突出过程化考核的培养模式,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进行全人培养。实践证明,新工科理念下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工程实践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教学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