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食品添加剂》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与教学实例

    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发布日期:2022-03-22

    从《食品添加剂》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实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对《食品添加剂》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详细描述了课程思政教学实例,在完成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挥《食品添加剂》课程思政育人的作用。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X”理实赛一体教学改革探索——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2-03-20

    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在高职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精神要求,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探索构建高职新能源汽专业“理实赛”一体的教学体系,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诊改、课程诊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建设等方式促进了与“1+X”证书制度的融合,通过注重实效的高水平师资团队建设、注重综合服务能力的实训基地建设和注重提升技能的师生参赛机制保障了与“1+X”证书制度的融合。
  • “课程思政”在“食品化学”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2-03-20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结合我校办学实际情况,以“食品化学”课程为例,围绕食品专业的培养目标,深入挖掘思政素材,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映射点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实现专业基础课与思政课教育相辅相成、同向同行。
  • 南昌大学食品类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从工程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视角出发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2-03-20

    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需要工程能力与思政素质兼备的新工科一流人才,重点解决工程教育偏理化、思政教育后置化等历史问题。基于此背景,南昌大学食品类专业修订培养目标完成顶层融合设计,引导专业落实于课程体系,从学科、专业、课程、评价等4个维度进行改革,形成以思政要素引导、工程理念为中心的有机课程体系,并在教学环节中细化实施,使工程教育深植红色基因。工程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视角进行的课程体系改革经多方评估,支撑
  •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发布日期:2022-03-20

    作为一名高职专业课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让专业知识能够与思政元素相结合,进行恰当融入,进而在人才培养上能够凸显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其需要深度思考的一个教学方向。本文先阐述了课程思政的相关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然后重点分析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基本情况及课程思政现状,接着基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状,从四个方面深度挖掘了课程思政的内涵,最后对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四条建议。
  • 面向新工科的机械原理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高教学刊 发布日期:2022-03-18

    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工科建设中,培养机械类专业高层次工科创新人才,推动适应新工科建设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机械原理作为机械类核心主干基础课程,在培养新工科机械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全局中,承担着重要作用。针对当前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手段单一化、创新教学实践不足等问题,新工科背景下的机械原理项目式教学可以从基于翻转课堂、案例驱动、数值模拟技术等多手段融合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入手,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跨学科的“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2-03-16

    随着中国工业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对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跨学科培养作为核心内涵的新工科教育得到了中国工程教育界的深度关注。“汽车制造工艺学”作为汽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为了满足汽车领域变革和新工科教育要求,文章对该课程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建立多学科教学团队、多元化教学、理论教学与课程实习相结合,以及科教融合的教学方式。文章对于培养汽车类专业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
  • 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2-03-16

    文章充分阐述了高等院校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目前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的特点,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在研究生专业英语信息化教学方面的优势和实践。高校教师通过课程改革和探索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程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培养研究生科技论文阅读、写作和学术交流等能力,使研究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其教学参与度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 新工科背景下“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实证研究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2-03-15

    文章针对“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现有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单一以及无法全面客观考核等问题,结合新工科要求,提出基于慕课、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方向。调查分析表明,新型教学模式的推行在增强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把握和过程性指导、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效果显著,实验课课堂的参与度更高,教学评价方式更加科学、精准,在传递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塑造了学生适合新时代的情感态度
  • 基于海洋化工的发展构建化学工程“五个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2-03-15

    为了服务于海洋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海洋化工已经成为非常紧迫的问题。针对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学习积极性不高,过时的传统教学方法和弱的教学能力等,本文通过“教学+竞赛、教学+人工智能、教学+先进技术、教学+先进分析仪器和教学+工程实践”的结合,有效提升化工专业教学水平,并结合化工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学科竞赛等方面探讨了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
首页  上一页  ...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