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3-05-20]
影响城投债流动性因素的有很多:发行人信用资质、债券信用等级、债券发行规模、是否有担保、债券剩余期限、债券年龄、票面利率、公私募性质、标准券折算率、债券条款复杂程度等。我们综合考虑发行人信用资质、债券存量规模、债券剩余期限、债券发行方式、标准券折算率五个指标,构建城投债流动性五维评分模型,综合评价湖南省城投债的流动性水平。流动性打分排名靠前的债券有公募、强主体、中短期限、存量规模大等特征。
[金融业] [2023-05-20]
通过建立透明有效的因子分析机制,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基于扎实的智能因子分析和行为金融理论,将国际领先的量化分析与对中国经济运行规律的本地洞察相结合,帮助A 股投资者获得长期超额收益。在组合投资的分析和构建中,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学习算法。研究表明,机器学习的算法与多因子资本市场理论的数学基础完全一致,虽然预测收益从根本上不同于机器学习获得成功的许多业务环境,但是通过引入非线性函数模型和纳入因子相关作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因子组合的超额收益,并且帮助构筑更高收益风险比的智能贝塔策略。
[制造业,金融业] [2023-05-17]
[金融业] [2023-05-16]
基本面综述:1)业绩表现:低基数+投资驱动业绩高增,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3Q1,41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归母净利426亿元,yoy+86%,年初以来市场行情转暖,23Q1万得全A指数涨幅较22Q1提升20pct,券商投资收入由22Q1合计亏损21亿元提升至盈利488亿元,23Q1业绩在低基数下实现高增。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3Q1年化roe7.3%,较22年+1.64pct。2)费用支出:薪酬支出同比+38%,薪酬改革有望提升盈利能力。23Q1薪酬/营收比重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以人均薪酬/人均GDP指标来看,我国证券业显著高于美国,薪酬制度或有进一步优化空间。3)资负结构:增配固收投资是杠杆率提升推手,利率债供给增加或为主因。上市券商整体杠杆倍数由上年末的3.91X提升至4.04X,拆解资负两端来看,交易性金融资产/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分别为总资产/总负债中主要增量来源,23Q1利率债券发行规模同比/环比分别+28%/+9%,我们推测利率债供给显著增加或为券商加大固收投资规模的主要原因。4)竞争格局:中小券商业绩弹性更大,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23Q1,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业绩排名前三,中小券商业绩基数低,弹性大,而头部券商业绩稳定性相对较高,23Q1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
[金融业] [2023-05-16]
量稳换手率因子:在《量稳换手率选股因子 ——量小、量缩,都不如量稳?》中,我们通过统计Turn20 因子的十分组组内标准差,构造了基于日频换手率标准差的量稳换手率STR 因子。2006/01/01-2023/02/28 期间,STR 在全体A 股中的年化ICIR 为-2.968,十分组单调,多空对冲的年化收益为47.30%,信息比率为3.15,月度胜率为79.02%,最大回撤为11.59%。STR 因子在样本外表现优于样本内表现,表现已经十分优秀。但我们认为其仍然遗漏了部分股票换手率变化的信息,导致十分组组内标准差差异较大。
[金融业] [2023-05-16]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自4 月中旬以来迅速下行,截止4 月28 日已向下突破2.8%的极值点位,并在5 月5 日进一步向下突破一年期MLF 利率,回落至2.75%以下。4 月债券收益率的下行主要受到经济修复放缓,货币宽松政策或将延续、债市需求力量强于供给、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债券收益率下行形成支撑,但在当前低位下债市难言中期趋势性机会。
[金融业] [2023-05-16]
2023 年4 月以来市场整体表现一般,宽基指数普遍下跌。2023 年4 月,国内权益宽基指数普遍下跌:深证成指下跌3.31%、创业板指下跌3.12%、中证1000 下跌2.22%、中证500 下跌1.55%、万得全A 下跌1.44%、沪深300 下跌0.54%;上证指数、上证50 和科创50 呈现上涨趋势,涨幅分别为1.54%、0.59%和0.56%。债券市场整体表现好转,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趋势:中证国债指数上涨0.69%,中证转债指数上涨0.56%,中证信用债指数上涨0.44%;大部分行业呈现下跌趋势。
[金融业] [2023-05-16]
新旧准则切换下利润大幅增长,偿付能力环比小幅波动但仍较为充足。上市险企1Q23 新准则下净利润均呈现大幅增长,系新金融工具准则下FVTPL 浮盈增加导致资产端弹性提升,与准备金折现率可采用OCI 选择权导致负债端弹性减弱共同影响,新旧准则切换下一季度净资产也实现较快增长。今年一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环比小幅波动,但仍显著高于监管要求,偿付能力可观。
[金融业] [2023-05-16]
尽管第一共和银行的倒闭再度扰动市场情绪,但美联储最终于5议息会议中再度加息25Bps。不过会议声明中删去了“一些额外的紧缩是适当的”这一措辞,且鲍威尔在讲话中对劳动力市场的态度趋于乐观,多次提及货币政策的累计效应和滞后效应,同时部分美联储官员也已就暂停加息进行讨论,美联储可能已经接近甚至到达了加息终点。考虑到目前通胀压力仍较大,后续美联储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高利率水平,并继续根据银行业危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未来的通胀、就业等经济数据相机决策。
[金融业] [2023-05-16]
美联储5 月FOMC 议息声明与上月变化较大,加息态度明显软化。从利率决议对比来看,本次决议声明最重要的一点是删除了3 月会议上的“一些额外的政策收紧可能是适当的”暗示加息措辞,并强调随着通胀回归长期目标2%,“委员会将考虑到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的滞后性以及经济和金融发展”;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原则上不需要把利率提高到那么高,试图让利率达到并保持在足够的限制性水平,但目前无法确定,可能已达到或者距离这一水平已经并不遥远。但在宣布我们已经采取了足够的紧缩政策之前,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这意味着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在本次加息后大概率将结束,但将更关注本轮激进加息的累积紧缩对于经济和通胀影响的滞后性